林信携手打通林权融资制约瓶颈
每年十亿信贷支持玉溪林业发展
自2006年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在全市确权发证的1370万亩林地中,仅有20.64万亩用于林权抵押融资,全市14.28万户获得林权证的农户中,仅有877户通过林权抵押获得贷款。玉溪林改8年,让“山有其主”变成了现实,但“林有其价”未能得到有效突破。林木林地资源资本化步伐滞后,成为制约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和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2014年7月17日,玉溪市林业局与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玉溪办事处就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结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林业、金融携手打通林权融资制约瓶颈,加快推进林木林地资源资本化步伐将成为现实。
根据合作协议,林业部门将发挥行业主管作用,为农信社提供林业产业政策、林业改革等方面的信息支持,推进农信社作为林业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合作伙伴,在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合法合规的支持。农信社将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为林业部门推荐的优质产业项目、林业企业、林农专业合作社和拥有权的农户及个人每年提供不低于1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推全市林业产业加快发展。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玉溪办事处副主任李骁介绍,制约林木林地资本化的瓶颈主要在于林木林地确权发证后,资源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抵押处置等体系不健全所致。为此,农信社将充分发挥遍布全市各乡镇(街道)171个网点的优势,与各级林业部门合作,共同抽调力量,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全市林权所有者、林业企业、林农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做好涉林资产的评估和建档工作。
在此基础上,农信社向相关的林权所有者核定授信额度,并与其持有的农信社金碧惠农卡绑定,最终实现持卡者在授信额度内,根据自身资金需求,自行提取贷款,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并可享受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优惠。如林权所有者贷款额度超过授信额度,还可通过评估抵押方式获得贷款支持。同时,将大幅缩减林企业、林农合作社评估抵押获贷时限。
李骁介绍,为确保林权融资工作的顺利推进,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双方将首先对林业大户、林业企业、林农专业合作社以及信用示范村开展调查、评估、登记和建立经济档案工作。通过大户、林企、林社和示范村的带动辐射示范作用,提高林农使用信贷资金推进生产发展的意识,最终能让全市60%以上的林权所有者获得授信。
在李骁看来,除了建立完善和评估登记体系,推进林权融资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化解金融风险。为此,还需进一步加快林地收储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林木林地流转平台,构建有效的抵押物处置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政府性风险基金方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构建起风险补偿体系,才能有效化解林权融资带来的金融风险。
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还将通过制定和完善观赏苗木抵押登记手续及相关管理办法,在相关金融政策规定范围内,就观赏苗木发展展开金融合作,推动全市苗木产业化发展。
同时,还将共同研究推动林业产业项目融资渠道建设,探索提高政府支持林业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围绕优势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展开合作。通过深入研究林业改革发展政策,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拓展金融合作领域,共同搭建支持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平台。
对于双方的这次携手合作,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决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拓宽林业融资渠道,调动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玉溪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李骁认为,双方的合作充分体现了农信社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宗旨,支持农村发展,就等于推动农信社发展,用他的话讲:“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信社才会有发展。”(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