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玉溪工业经济锁定了增长14%的目标。面对依旧疲软的市场需求、依旧偏高的经营成本和依旧不足的项目投资热情,保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压力仍然巨大,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艰巨。业内指出,今年玉溪工业发展在直面重压的同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大压力
2013年,玉溪工业经济增速由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当全市工业经济步入换挡期后,面临的增长压力更加巨大。
业内分析,今年全市工业经济首先将直面的是结构性矛盾带来的增长重压。从工业产业结构看,烟草产业占比偏重,比重占到了全市GDP的31%,占到了全市规上工业的58%。据行业内提供情况显示,在烟叶收购量和卷烟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年内行业仍将保持低增速态势,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将减弱。
作为支撑非烟工业的矿冶产业,因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影响,发展空间持续压缩,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轻工业发展缓慢,经济总量较小。新兴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拉动能力微弱。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大。去年底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仅增长7%,规上企业亏损面达37%。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累计上涨9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下降达96.5%,且今年初主要工业品价格仍在走低。截至去年底,规上企业财务费用、人员工资分别上涨16%和10%。业内分析,工业企业在受到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和产品出厂价格下降双重挤压的同时,还面临着融资难、负担重等老问题,以及订单少、产能释放不足等新问题。在下游需求增长有限、经营成本居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空间还将面临被进一步压缩的可能。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依然较大。去年,全市96户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达103亿元,实际获贷51.2亿元,获贷率为70.3%。业内分析,目前在企业贷款利率过高、担保抵押要求严格、贷款额度不足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加之由于多数小微型企业信用评级低,无抵押资产,更难获得金融支持,从而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改扩能。
三大利好
展望2014年,随着各级深化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将为玉溪工业发展带来诸多利好支撑。
业内认为,今年玉溪工业首先面临的是宏观政策层面带来的利好因素支撑。各级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中所释放的经济增长活力,将有助于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内生增长转变。下放行政审批、简化新登记注册企业等措施将有利于发挥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力促进民间投资增长,从而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消费环境改善将为拉动内需增长提供较大空间。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作用下,就业弹性系数不断提高,将为居民消费的稳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等政策的推进实施,有助于挖掘潜在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增长空间。随着信息消费、养老和健康服务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的升温,网购等新型业态的持续发展,将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为工业投资拓宽渠道。虽然从近期看,工业投资存在增长压力,但增长因素依然存在。随着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建设的展开,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民间投资将更为活跃,更多民间资本将进入基础设施、民生和生产领域。
三大机遇
2014年,玉溪工业经济在省、市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下,将迎来诸多发展机遇。
业内认为,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加快实施,我省与周边国家的商品贸易趋向持续升温,外贸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放大。随着滇中经济新区、昆玉红旅游文化经济带、大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加速,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我市城市综合体、人防工程、美丽玉溪、美丽乡村、美丽校园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展开,将有效拉动钢材、水泥等行业的发展。另外,随着“玉基”、“玉云”、“玉盟”三大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化消费试点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将引领消费转型升级,推动信息消费升温。
预计年内各类生产要素将保持平稳运行,电力、运输、燃油等均可实现保障到位,将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工业招商力度的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将有力促进工业产业升级换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