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网 2020/01/13

积极推动修订《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10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8项,组织专题调研26次;依法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10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9人次,组织54人举行宪法宣誓;代表提出的2件议案、259件建议全部办结并作答复……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党委高度重视、人民强烈期盼、问题较为突出的事项,依法履职行权,为促进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高站位  服务大局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内涵新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定位。

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市委决策来谋划人大工作,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德、同向同力,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活动及时向市委请示,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计划提请市委批准,党组工作、重要调研成果及时向市委报告。认真贯彻市委决议决定,督促推动市委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

依法治市  助力发展

着眼发展所需、社会所盼,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精准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方立法。

一年来,出台实施《玉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进一步规范立法行为;坚持开门立法,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和公民立法参与,发挥咨询专家、地方立法基地、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立法协商不断深化;积极推动修订《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全面完成“三湖”保护条例修订。

着眼传承红色文化和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超前做好《玉溪市革命历史遗址保护条例》《玉溪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调研;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审议《玉溪市飞井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加强对民族自治县立法工作的指导,推动《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施行,及时督促三个民族自治县启动自治条例修订工作。

抓住重点  强化监督

常委会围绕法治玉溪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依法开展监督。

围绕推动法治玉溪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宪法宣誓和国家宪法日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宪法意识,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了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报告,推进我市争当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头兵”。专题调研政府打击经济犯罪、法院商事审判、检察院刑罚执行和监管监督工作,促进了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刑事判决执行的公平公正。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常委会首次听取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强化刚性约束,维护法治统一。

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适时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及调整和审计情况报告,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及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回头看”调研,着力推动破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用地、资金、人员、服务、信用、基础设施等“瓶颈”问题。持续跟踪玉昆钢铁、仙福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推进情况,合力推动“云南绿色钢城”建设。采取专题调研、听取报告、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着力推进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开发。深入调研全市营商环境现状,推动“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深入调研全市烤烟、柑橘和油橄榄等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供销社改革发展等情况,推动农业产业优化转型升级。

加强和改进预决算审查工作,促进财政预算规范化。成立市人大财政预算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建成全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首批实现省、市、县三级纵向联网,对一级预算单位预算实行全程跟踪监督,推进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深入调研县级财政未拨专款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督促完善管理制度,防范化解风险。听取和审议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强化审计监督的实效性。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残疾人保障工作及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等情况报告,调研指导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华侨权益保护工作,加强调研指导全力推进抗旱保民生保生产工作。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履行“七位一体”职责,积极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落实“千名领导挂千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挂包帮、转走访”责任制,致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落实市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和重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责任,着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58人次,群众来信来访38件次全部办结。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玉溪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调研督查“三湖”保护条例施行等情况,督促落实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大小矣资搬迁,保护中心城区水源地生态环境。持续跟踪督查玉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推动项目全面复工加快建设。组织开展《玉溪市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森林防火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管护。

履职尽责  发挥作用

常委会以密切联系代表与人民群众为重点,优化服务保障,健全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和活动机制,建成规范化人大代表活动站(室)629个,切实发挥代表活动阵地学习培训课堂、联系选民桥梁、服务群众窗口和民主法治建设载体作用,各级代表全年共联系选民12万多人次,收集民意4000多条,解决问题800多个。

常委会健全议案建议督办机制,采取重点督办、代表视察、满意度测评等有效措施,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办理的2件议案、代表提出的251件建议、闭会期间收到的8件建议全部办结并作答复,满意率98.02%。加强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解决了“急、难、老、小”建议34件。

回顾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着眼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工作提升年”要求,持续抓好自身建设,努力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