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二季度实现“双过半”。截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9%……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增幅放缓态势。
面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趋缓的不利局面,市政府召开“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动员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锁定目标、强化调度、压实责任,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的目标任务。
攻坚冲刺要着力产业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构建现代产业迭代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的基础。
依托烟、菜、果、花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外向型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绿色食品牌”,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确保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6%。
加大对卷烟及配套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引导重点钢铁企业加快产能置换步伐,推动磷化工企业全面复产;加快生物医药、智能终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
支持本地建筑企业资质晋升、提档升级,积极吸引市外建筑企业落地并强化入库统计,重点抓好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统计转库工作,确保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5%。
继续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推进抚仙湖国际医疗健康城和6个特色小镇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确保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攻坚冲刺要着力项目建设
在经济转型、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的特殊时期,狠抓项目扩大投资,夯实发展基础,是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的保障。
要抓紧制定重点县区和重点行业投资工作方案,防止出现投资增速惯性下滑局面;要紧盯科教创新城、高铁新城等重大项目和重点行业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全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
抓好在库项目调度,争取733个在库项目完成年内投资目标;抓好开工项目调度,加快264个新开工和计划开工项目推进工作;抓好前期项目调度,加强项目储备,加快推进358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和招商签约项目前期工作。
实施项目问题清零行动,梳理破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项目融资搭桥行动,有效化解项目融资难题;实施项目推进预警行动,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要围绕打造“三张牌”和七大重点产业,落实领导联系招商引资项目制度,制定招商引资“施工图”,抓紧重点项目策划包装,筹备“收获金秋”招商会,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引进力度;建立签约项目首办部门责任制,切实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
攻坚冲刺要着力贸易发展
扩大消费,拓展外贸,提升流通,充分发挥内需消费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为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注入动力。
继续实施餐饮业提档升级行动,加快特色餐饮街区、特色商业区、集贸市场建设;推动新天地、红星美凯龙商业区年内开业;抓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和通海县省级电子商务试点县建设,加快推进华宁、江川农村淘宝、微购一站、卖货郎等项目落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步伐;抢抓国庆等节庆活动机遇,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积极扩大消费。
做好出口退税等工作,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全力以赴稳外贸;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契机,用活用足扶持政策,支持农产品收购、加工、出口便利化,推进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业态发展,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
紧盯滇中粮食产业园、通海杨广智慧农业小镇、活发集团物流园、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云菜集团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扩大外贸。
攻坚冲刺要着力财源建设
立足“增收一点、节支一点、盘活一点、争取一点”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财政增收节支和盘活争取工作,为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提供支撑。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和挖掘新增税源,确保税收实现较快增长。认真研究政策,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扶持,确保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较上年同口径增长5%以上,缓解项目资金不足矛盾。
要大力盘活存量资金,确保年内实现市本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亿元以上;要加大资产处置力度,确保市级保障房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以上;要完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确保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力争财政八项支出增长10%。
要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和“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确保负债保持在合理区间;要扎实推进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攻坚冲刺要着力改革创新
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激发活力,是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的重要抓手。
要全面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圆满完成全年192项改革事项。围绕“破立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确保75条降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围绕“123456”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让“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成为服务常态,大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
要按照中央和省的安排部署,克期完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社会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标准打造科教创新城;要落实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十大任务,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新创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要抓好高新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推动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及人才、资金、成果、技术等资源聚合,努力打造滇中科教创新中心。
攻坚冲刺要着力经济管理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为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提供保障。
要紧盯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明确领导责任、搞好协调配合,精准分析、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围绕增投资、兴产业、促创新等关键领域,制定实施一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措施,切实提高落实政策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要坚持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科学研判经济运行情况,做到精准分析、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指标完成进度督办,积极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要切实加强经济形势督导调研,把握突出矛盾和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总结经验和做法,提高分析问题和措施建议的精准性。
要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强化培训和调研指导,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高度重视并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确保通过普查客观真实反映全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状况。(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