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新突破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6/03/25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新突破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新常态下破解经济发展新矛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业内认为,结合玉溪实际,就是要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核心,着力抓好优化结构去产能、开拓市场去库存、防范风险去杠杆、提质增效降成本、增强后劲补短板。同时,要以释放消费新需求为核心,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和消费新业态。

优化结构去产能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全市将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化解过剩产能两大重点,着力推进去产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围绕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500亿元台阶目标,坚持“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思路,推进一产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生物药原料、木本油料、畜禽等特色产业;推进二产提升卷烟及配套、矿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食品、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信息产业;推进三产重点加快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同时,痛下决心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重组改革玉溪钢铁集团,加大困难企业扶持力度。到2017年,完成40万吨炼铁产能、25万吨炼钢产能、25万吨焦炭产能、73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6万吨水泥产能淘汰任务,关闭30户红砖厂。

开拓市场去库存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全市将围绕化解库存房产,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盘活存量土地,提高供地率和降低用地成本,着力推进去库存。

通过落实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刺激消费,增强购买力。规范房地产开发,引导企业适时调整营销策略,促进市场消费。到2017年,完成消化库存商品房97.68万平方米,分配入住公租房25719套,新增库存商品房每年消化50%以上任务。

围绕到2017年全市供地率达65%以上目标,全面清理存量土地,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做到依法依规供地。加强已供土地监管,严格执行闲置土地管理政策。合理组织土地供应价格,降低项目用地成本,提高供地率。

防范风险去杠杆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全市将围绕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投资效益,强化金融支持,着力推进去杠杆。

重点是围绕2016年、2017年,争取省级债券转贷资金135亿元、150亿元目标,严格执行预算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用好省级债券转贷资金,降低政府性债务成本,确保按时还本付息。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

围绕2016年、2017年新增贷款80亿元、90亿元以上目标,以重大工程和主导产业建设为导向,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发展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作用,大力推进PPP模式,推进投资增长。

提质增效降成本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全市将围绕落实扶持政策,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缓解经营压力。

重点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制定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争取扶持奖励优惠政策,从税收、规费、电价、水价、用地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帮助其降低运行成本,缓解经营压力。

要继续实施“两个十万元”工程,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将科技贡献率提升至60%以上。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净化行政审批环境。

增强后劲补短板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全市将围绕加大投资稳增长,提升城镇化水平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以“五网”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为重点,上争外招,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确保2016年投资增长27%,2017年增长2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60亿元。两年引进资金年均增长14%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

围绕到2017年基本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城镇化率达52%目标,按照“做精中心城区、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加快生态城市群、中心城区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六城同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活动,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整乡整村推进。2016年和2017年,每年完成30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任务,每年实施1万人易地搬迁、1000户安居工程。到2017年全市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9个贫困乡、75个贫困行政村、1100个贫困自然村全部摘帽。

扩大需求促消费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全市将着力培育消费热点、消费业态和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新需求。

重点是围绕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目标,积极推进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充分挖掘文化旅游潜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消费吸引力。

围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目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消费型公共设施建设,拓展新兴消费领域。加快活发集团物流园区、峨山金水国际物流港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大宗外贸货物储运物流平台,大力发展新型物流业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千县万村”试点县建设,激活城乡消费市场。

围绕外贸进出品总额年均增长20%目标,充分发挥蔬菜、花卉、水果、畜禽等农产品以及太阳能、LED衬底片、生物疫苗等特色产品优势,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