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八大重点 力保良好开局
玉溪工业吹响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号角
面对支柱产业增幅收窄,新兴产业总量较小;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投资强度逐年下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不利局面,玉溪工业如何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突破调结构与稳增长双重重压,实现8.5%的增幅目标,成为全市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实施产业提质增效争先创优行动计划,确保经济地位不动摇的关键所在。
对此,市工信委给出的答案是:全力以赴稳增长、千方百计强产业、毫不动摇增投资、集中力量建园区、培大育小扩总量、坚持不懈抓节能、坚定不移强信产、强化责任抓安全。玉溪工业将围绕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利税总额增长5.3%、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民营经济增长9%、单位能耗下降3.2%的目标,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争先创优、跨越发展。
稳增长是玉溪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开局之年,全市工业战线将紧紧围绕落实省市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密切跟踪49户停产半停产及121户负增长企业,帮扶解困,保障要素,推动企业复产增效。通过强化银企合作,管好用活工业信贷引导资金,切实化解融资难题。通过强化运行监测,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切实破解发展困难和问题。通过强化规模企业培育,新增20户规上企业。
强产业是玉溪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局之年,全市工业将继续优化存量扩大总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做强产业。围绕巩固提升两大支柱产业,卷烟及配套产业计划实现增加值447亿元,增长3%,矿冶产业计划实现增加值92.5亿元,增长3.4%。围绕打造两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计划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29%,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计划实现增加值26.4亿元,增长30%。围绕发展两大先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产业计划实现增加值17.6亿元,增长35%,信息产业计划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30%。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将提升至13%,提高2个百分点。
增投资是玉溪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局之年,全市工业将围绕完成200亿元非电工业投资目标,聚焦六大工业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优强企业和重大项目,力争实现园区招商293亿元。加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力度,着力推进287个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联合国内外研发机构,突破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向终端延伸。年内将新认定2个省级技术中心、5个市级技术中心。
建园区是玉溪工业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开局之年,将持续推进高新区和6个省级工业园区实体化改革,启动4个市级园区的实体化改革工作。加快江川顺义产业园、易门中德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全市11个园区将确保完成1.2万亩以上土地收储和0.8万亩以上土地开发,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围绕培大育小扩总量,全市将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民企开展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民资投向六大工业产业,力争民间工业投资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3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入列大企业。着力推进“两个十万元”工程,培育2000户微型企业。
围绕抓节能促环保,全市将围绕单位能耗下降3.2%的目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行动。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淘汰10万炼铁、25万吨焦炭、1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关闭12户红砖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在优化存量、促进产品升级的同时,加快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和扭亏无望的企业。
围绕强信产促融合,全市将大力推进宽带中国、宽带乡村、信息消费、信息惠民、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夯实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在加快华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推进玉溪与华为共同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同城数据中心”项目实施。引进项目和技术,推动云计算软硬件、平台服务和应用等产业链整体发展。加快推进一站式惠民信息平台建设,实现500项以上惠民服务网上一站式全流程办理。强化无线电在信息化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
与此同时,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指导重点企业切实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