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目标新思路新动力 推动峨山跨越发展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6/03/10

新目标新思路新动力 推动峨山跨越发展

——访峨山县委书记王志新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发展没有退路。此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让我们结合实际对峨山县情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审视,现在思路已经理清,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将在深化对县情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确立的建设全省民族自治经济强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县三大目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共享和县’五大战略,倾力建设‘生态、活力、法治、幸福、美丽’峨山。”峨山县委书记王志新表示。

王志新介绍,峨山是一个欠发展的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发展中存在“一单、一小、四低、一滞后”的问题。“一单”就是经济结构单;“一小”就是经济总量小;“四低”就是工业化水平低、财政收入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城镇化水平低;“一滞后”就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面对“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峨山县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存在的差距,针对存在的短板,围绕新目标新要求开展“五争五创”活动。在抓产业发展上争先,增总量上创优;在抓项目上争先,增投资上创优;在抓环境保护上争先,生态文明建设上创优;在抓精准扶贫上争先,统筹城乡上创优;在抓学习上争先,提升素质上创优。按照“3252”的产业发展思路,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装备制造及矿冶、彝文化传承“三大基地”,持续推进100万头牲畜出栏、100万亩特色种植“两个百万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煤化产业、新型矿电、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围绕打响“天下彝家·笃慕梦园”名片,积极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加快发展彝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

两个百万特色农业产业工程是针对峨山一产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粮经结构比例不合理,导致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通过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发展温带水果金丝小枣、黄金油桃、猕猴桃等,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而针对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峨山将把园区建设作为决战工业的主战场,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打好园区经济仗,筑好招商引资巢,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此外,围绕三产,打响“天下彝家·笃慕梦园”名片,做好彝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争先创优跨越发展”怎么干?王志新说,要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向新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看齐,狠抓作风转变,并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通过分解目标任务等,将各项目标落实在具体行动中,确保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找准着力点,抓好“八个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峨山跨越式发展。

一是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争先创优行动计划,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力度,抓好项目建设;二是实施产业提质增效争先创优行动计划;三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先创优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新兴消费业态,促进社会消费持续增长;四是实施财政增收争先创优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五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争先创优行动计划,围绕建设凸显彝族特色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六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争先创优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人才,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创新团队,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七是刻不容缓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争先创优行动计划,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运作、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以推进融资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需求的有效对接;八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争先创优行动计划,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保护青山绿水上下足功夫。(记者 吴坤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