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峨山农信社倾心服务“贷动”三农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4/10/17

支持“双百工程”实施“千户亿元”信贷行动计划,每年投放信贷资金1亿元,重点扶持种植、养殖户1000户;支持“文旅活县”信贷行动计划,每年至少投放信贷资金3600万元,重点支持服务专业户200户;支持“美丽峨山幸福家园”信贷行动计划,每年至少投放“农村建房”信贷资金1亿元

10月12日早上10时,峨山县500多名来自各乡镇(街道)的养猪、养鸡、养羊和养牛户,带着渴求的眼神走进峨山会堂,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倾听来自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专家们的养殖技术大讲堂。而这次请来授课的教师是省内顶尖级的5位畜牧兽医专家,带队的正是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李华春。在讲堂内服务的工作人员,则是峨山县农村信用联社各乡镇服务网点的主任和员工,这些平日里坚守在三尺柜台后的“银领”们,此时认真地做起了跑前跑后的服务工作。

据峨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纪委书记、监事长朱佳介绍,这场规模空前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原计划只有300人,但消息传出后,养殖户报名踊跃,最后竟达到了550人,所以只得在会堂内增加了120把椅子,使得原本空旷的会堂显得有些拥挤。在整个讲授过程中,面对500多双专注而渴求的眼神,专家们也拿出了看家本领,整个会堂内出奇地安静,只有专家们在讲到精彩之处时,大家才会发出会心的一笑。

大龙潭乡司城村委会下塔竜小组村民朱荣清是一名养牛大户,现存栏肉牛200多头,年出栏肉牛60多头。为了能参加这次培训,一大早他就从大龙潭乡开了近两个小时的车赶到县城。他告诉记者:“以前只是养牛缺钱的时候找农信社贷款,没想到他们还给我们送来了专家和技术,农信社为我们农民考虑得真是太周到了。”

与他有共同感受的岔河乡河外村委会河外小组村民胖加兴是一名养猪大户,他的养猪场年出栏肥猪600余头。这名不善言谈的农村汉子语言质朴地说:“在农村搞养殖,一缺资金、二缺技术,这两样东西,农信社都给我们送来了。”

事实上,峨山农信社聘请专家为农民举办科技大讲堂,这是他们转变作风,倾心倾情倾力呵护“三农”的一个内容。

今年3月10日,由峨山县联社发起并正式成立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建议委员会,成为峨山县联社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深入践行“为民、务实”这一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过程中,峨山县联社基于深厚的“三农”情怀,秉持“精耕细作农村市场、增容扩面城区业务”的发展战略,树立“帮助‘三农’成长、有爱就有未来”的企业愿景,积极培育和助推峨山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持和落实峨山县政府“双百工程”(即百万头牲畜养殖出栏工程和百万亩特色种植业工程),着力打造“三农”致富带头人,主动开展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送专家、送组织的为民增收致富一揽子配套服务。

“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建议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加强了对农民的服务,在今年夏季小反刍畜疫爆发时,信用社就邀请到了畜牧兽医科学院专家到养羊户家中进行技术辅导,使养羊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至于农信社为何要举办这样一个看似与金融业务并不相关的养殖技术培训,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志刚有着更深的理解,他说,“农信社的根在‘三农’,市场在农村,潜力在农业,发展在农民,农信社存在之基是‘三农’,历史之功是‘三农’,发展之望更是‘三农’。成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建议委员会,就是要通过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委员们,了解农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而举办养殖技术培训大讲堂,正是采纳了这些来自基层委员们的建议。事实上,做金融怕的是贷款风险,而农民搞养殖怕的是疫病风险。为农民搞培训,他们的养殖技术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强了,无形中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也就小了。”

倾心倾情倾力呵护“三农”发展,峨山农信社更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今年3月“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建议委员会成立后,根据委员们的建议,峨山县联社认真分析,围绕县情、乡情、民情,结合工作实际,第一时间启动了三个信贷行动计划。一是支持“双百工程”实施“千户亿元”信贷行动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每年投放信贷资金1亿元,每年重点扶持种植、养殖户1000户;二是支持“文旅活县”信贷行动计划,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从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每年至少投放信贷资金3600万元,每年重点支持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艺、餐饮、住宿等服务专业户200户;三是农户建房贷款支持“美丽峨山幸福家园”信贷行动计划,加速改变乡村面貌,解决民生问题,从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每年至少投放“农村建房”信贷资金1亿元。三个信贷行动计划均实行贷款利率优惠。

对于农信社和峨山县“三农”的关系,朱佳说得十分动情:“峨山县联社将成为峨山县‘三农’发展的脊梁和坚强后盾,必须全力支持、培育和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因为我们坚信帮助‘三农’成长、有爱就有未来!”(记者 潘绍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