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促经济发展
——我市实施科技创新工作纪实(下)
近年来,我市注重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及企业技术中心转移到生产车间,使工艺不断改进,新产品大量增加,效益大幅提高,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技术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获技术发明奖一、二等奖各1项,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获玉溪市科学技术奖100项。
狠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玉溪市科技局深入乡镇和企业进行了“科技如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摸清了科技工作的现状和家底,重点分析总结了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科技部门从强化部门管理职能入手,不断创新科技工作机制,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求实效,科技管理重心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共同推进的方式转变;从注重单纯技术、设备引进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从注重资金项目扶持向政策导向与资金项目扶持相结合转变;从注重项目实施向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示范相结合转变。科技部门主动热情帮助基层多办实事,积极跑项目、搭平台、传信息、引技术、搞开发、办培训,促成企业做好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科技更加紧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为提升玉溪数控机床市场竞争力,我市组织实施的高端数控机床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项目,以促进国内机床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云南乃至全国数控机床研发水平和技术含量为目标,从优化光机结构、优化关键功能部件到优化整机装配控制一站式联合配套开发,高端数控机床系列产品可靠性稳定、精度性好,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项目实施效果较好,仅高架桥式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光机研发项目完成后即可达到年产70台,实现销售收入1.12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新增利润320万元。
近年来,玉溪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抚仙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抚仙湖水生生态与(左鱼右康)(左鱼右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养殖开发》、《磷矿开采区磷污染对抚仙湖和星云湖的影响研究》等项目。申请省科技经费投入165万元,承担单位自筹362万元,累计到位资金541.34万元。
做好专利申请工作
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做好玉溪专利申请和维持费用资助,专利奖励项目的组织、初审和推荐上报工作;落实专利申请目标责任制,把专利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齐集各方力量,共同做好专利申请工作,确保专利申请目标落到实处。
2014年,玉溪市完成专利申请量844件,其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46件、489件和119件。专利授权608件,专利申请量全省排名第二。目前,玉溪发明专利拥有量487件,已超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组织申报省专利申请和年费资助295项,资助金额25.48万元。核准报市政府专利奖励312项,授奖金额36.12万元。组织“废弃菜叶回收利用生产工艺等专利在废菜叶资源化中的运用”等四个项目申报云南省知识产权局专利转化实施项目。
科技成果助推经济发展
2014年,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大落差矿浆管道消能输送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热轧带肋钢筋抗震性能技术开发及应用》等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抚仙四须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等9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4年,我市经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总工会四部门综合评价认定,玉溪玉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云南天宏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玉溪快大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目前,我市共有省级创新型企业8户,名列全省第二。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前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9户,名列全省第二。
至2014年底,我市新增11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复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4户。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9亿元,实际上缴税金6.7亿元,出口创汇4479万美元;收入上亿元的企业28户,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9%。(记者 李昌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