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明思路 增合力 寻求县域经济突围之路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5/06/10

“易门速度”如何实现(上)

明思路 增合力 寻求县域经济突围之路

在易门县,每个月初,所有县处级领导和各部委办局负责人都会接到自己负责和承担的“四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如果把每一份通报上的数据相加,则成了全县当月的“成绩单”。

今年1至4月,易门县再次亮出了一份夺目的“成绩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1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48.6%,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自去年以来易门县域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源于全县上下团结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把稳增长促发展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践行市委书记罗应光提出的玉溪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切实围绕“三严三实”和市委“八要”狠抓干部队伍作风转变,促进效能政府建设,为稳增长、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营造团结干事的政治生态环境

因为资源枯竭,价格下滑,动摇了矿冶支柱。因为需求变化,提档滞后,陶瓷建材业发展受阻。因为产品单一,企业弱小,食品药品业停滞不前。因为财政困难,创新发展不足,园区见不到投入,企业得不到支持。

审视县情,易门县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步入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县域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规模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到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源于干部思想禁锢、意识僵化,在“一个人干,三个人看,还有一班人在议论”的环境下,发展进取意识消退。

步入新常态,面对新机遇,如何才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经济转型升级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这迫使易门县的决策者们不得不思考突破禁锢杀出血路的措施和办法。

正是迫于调整转型带来的重压,居于新常态下对县情的再认识,易门县四套班子达成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和争资融资为突破,以园区建设为支撑,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优化提升存量,做优做强增量,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发展思路。

围绕发展思路,易门县的决策者们高度统一思想,确立了从制度设计入手,将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融入工作实战,坚定不移向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为官不为和庸、懒、散“亮剑”,推进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向精准明晰和制度化管理转变,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统一思路,明确抓手,才能营造团结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做到全县上下一个声音谋发展,为全县稳增长、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团结干事的制度保障体系

面对每个月发到手机上的工作绩效考核通报,易门县一位部门负责人说:“连书记、县长都拿出来排名,谁还敢不认真不努力。”

这位干部所说的绩效考核就是易门县委、政府围绕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制约瓶颈,以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向上争取资金、政府性融资四项重点工作为核心建立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如其所言,这一考核评价体系将包括书记、县长在内的全县所有干部列入考核范围,按所承担责任大小缴纳保证金,以目标完成进度和绝对值打分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易门县委、政府制定出台的鼓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办法,构建起了鼓励创新者、保护干事者、宽容失误者的良好机制。在这一制度的支撑下,营造出了支持干部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下,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先进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围绕清理和优化行政审批,清理18个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确定审批项目,明确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公开审批程序和内容,在全市率先成立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易门县重拳出击实施行政审批改革,有效解决了“拖着不办”的问题,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打造效能政府注入了新动力。

绩效考核让干部干事有了目标,保护干事创业让干部担当有了保障,项目高效审批机制让干部工作有了效率。制度建设为易门县打造意志强、作风硬、敢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全县稳增长、促发展注入动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严抓严管打造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构建制度是保障,落实制度是关键。易门县的决策者们把制度建设与监督问效相结合,以更大的力度、更严的纪律、更硬的措施,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为此,易门县整合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人大、政协两办以及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发改、统计部门资源,组建7个督查组,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围绕作风建设和“四项重点工作”展开全方位、大强度、高频率督查。督查结果每月通报一次、排名一次,排名靠后者要被约谈,完不成任务者要被问责直到调岗、降级。

通过建立公开评议和投诉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对88个县直及省市驻易部门开展社会综合评价调查,并纳入对部门的绩效考核,有效推动了职能部门结合自身职责,为基层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发展条件支撑的目标。

县纪委一位负责人介绍,2013年开始实施绩效考核,当年排名靠后的4个部门负责人被问责,到2014年所有被考核部门均完成和超额完成规定任务。去年全县问责党员干部21人,今年1至4月督查未发现干部违纪现象。

严抓严管,确保制度落地有声。在推进县域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实战中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效能政府建设。将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到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中,通过压力传导形成工作动力,全面提升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干实事见实效的工作氛围,易门县的干部才敢于打破常规,勇于争先进位,多途径招客商、多渠道争资金、多形式扩融资、多举措推项目,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创造出了振奋人心的“易门速度”。(记者 潘绍斌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