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局面
——学习人民日报系列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副市长 李平
近期,根据市委要求,我认真学习了《难走的路是上坡路》、《那么一股子劲不能松》、《下好改革一盘棋》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结合自己从事的农业农村工作,现将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将使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必将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深远影响。全会《决定》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把思想内涵最终转化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科学实践,带领全市农业农村干部认真学习和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刻内涵,树立把科学理论转化成实践的工作理念。只有把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才能把会议精神转化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项目和具体扎实的服务。
二、努力做好自身分管工作
通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更加增强了我扎实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学习,谋划“三农”发展。作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市政府领导,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后,我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紧密相连,发展不能脱离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农业农村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保证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局面。
转变观念,抓好作风建设。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改革创新上,主动研究新办法、采取新举措,把握新规律,敢于走上坡路,下好一盘棋,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子,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增强大局意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正确政绩观、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及改革的办法去研究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强化宗旨,树立为民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坚持执政为民,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不断强化宗旨意识,使科学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不断为各族人民谋利造福的过程,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坚持深入到条件艰苦、有矛盾和问题多、人民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下决心致民富、解民忧、维民权、顺民意,着力解决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勇于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
在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自身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使命感,勇于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具有时代意义。首先要不忘自身应该承担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增强自身使命感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其次要增强大局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需要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自觉地顾全大局、维护大局,确保上级的各项政令畅通,确保落实到位。第三要增强创新意识。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以创新意识自我加压、自我革新、自我批评、自我修正,才能不断地推动农业农村工作更好地开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