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新区大健康产业未来可期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6/02/16

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十三五”战略目标之一时,当学者预言信息网络时代之后世界经济将迈进大健康时代之际,完成了“十年三步走”的玉溪沃森正携手国际基金发出打造世界一流疫苗企业的声音,完成上市挂牌“新三板”的维和药业,开始走向资本运作并锁定打造三七全产业链。

当龙头企业们完成力量积蓄,并开始展现发展爆发力时,玉溪高新区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继电子信息产业之后积极布局和发展又一新兴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面向未来着力打造园区经济发展新亮点。

顺应产业发展潮流

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要素呵护。大健康产业则是建立在此之上的包括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活动的总和。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要求。这意味着“健康中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战略窗口已经打开,大健康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为4%至5%。专家预测,“十二五”结束,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接近3万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极其广阔。

“十二五”期间,玉溪高新区以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园区大健康产业销售规模预计突破24亿元,产业比重提升至4.5%。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认为,继“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健康保健时代”已经到来,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财富第五波”。瞄准最具潜力、最有动力、最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健康产业,就是抢占未来创新发展新高地。

步入“十三五”,玉溪高新区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立足发挥基础优势,拉长产业长板,布局大健康产业发展,无疑是顺应建设“健康中国”新要求,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新机遇。

释放产业发展优势

布局产业和建设产业,源于对自身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深入挖掘和极致发挥。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产业基础无疑是玉溪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大健康产业的基础支撑。

截至目前,高新区集聚了包括玉溪沃森、维和药业、玉药生物在内的15户生物医药企业。高新区基本构建起了以新药为龙头、以普药为基础、以原药为后盾、以疫苗为特色的生物医药集群,“十二五”末行业实现产值8.15亿元,占园区大健康产业比重约34%。

进入“十三五”,随着韵雅生物、嘉和生物、九洲生物、水润生物、辉瑞贝尔、望子隆药业6个项目的建设投产,以及泽润生物、同方生物、世桥生物等项目的落地,将为园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超过71亿元的产值增量。

跻身全国疫苗行业第一方阵的玉溪沃森,正加快推进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ACYW13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产业化步伐,这将为企业带来近百亿的产值增量。拥有全国一流的三七总皂苷提取技术,建成亚洲产能规模最大的三七总皂苷提取生产线的维和药业正立足构建三七大健康产业链,锁定百亿产值目标。

与此同时,猫哆哩完成二期扩建,达利食品加快技改扩能步伐,贡润祥推进万吨普洱茶露饮料生产线建设,健实果业、金土地、望天树等一批企业相继落地,高新区健康食品行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

随着华为、华唐、掌云天等一批互联网基础服务和运用企业的进入,将加快推进高新区大健康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步伐。随着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的建成,东盟科技创业园、众创国际加速孵化公园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助力高新区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云南“五网”建设的推进,加之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地处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交会点的高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势必为其面向国内外承接大健康产业发展市场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大健康产业包含了医疗服务、医药生产、保健品生产和健康管理服务四大基本行业群体。产品领域涵盖了医药、生物、化妆、保健、食品、器械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服务等。产业发展呈现融“医、药、养、游”为一体,关联性、融合性、渗透性强的特点。

结合产业发展特点,高新区在谋划布局中突出了“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原则。坚持依托现有优势,吸引聚集创新要素,统筹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制造和休闲养生、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行业,打造专业化、高端化、制造加服务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的思路,锁定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目标。

为此,高新区将以现有优势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发展,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板块。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推进绿色食品以及粮油加工副产品、脱水果蔬、果蔬提取物等细分领域发展,做精做细健康食品板块。瞄准生物肥料、生物育种、生物农药以及生物兽药,推进生物农业板块形成产业模式。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围绕市场需求,锁定诊断器具、外置器械和病房护理用具等项目的精准招商,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信息产业高地和生物医药聚集地优势,加快对接市场,重点推进休闲养生和健康管理等细分领域发展,打造健康服务新板块。

针对当前园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总体规模小、人才支撑弱、创新动力不足等产业发展制约短板,瞄准“高”、着眼“新”将成为高新区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所在。

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以开放创新为发展动力,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抓手,才能转化高端成果、打造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品,才能实现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资源整合。着眼全球范围以引进先进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和研发机构为支撑,才能构建龙头企业和科研院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着力投融资体系创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创建科技金融示范区,推进科研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融合。构建创业期政府资助、成长期信贷支持、成熟期股权融资、扩张期上市培育的现代资本体系,才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通过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产业外部合作需求,打造产业联盟体,才能推动兼并重点和战略合作吸纳技术和投资。(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