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帮扶
带乡亲们走上小康之路
——市委书记罗应光“挂包帮”“转走访”侧记
罗应光在联系户家中进行问卷调查
按照我市《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安排,8月27日,市委书记罗应光来到扶贫攻坚挂钩联系点——峨山县富良棚乡,走进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带头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与县、乡、村干部群众拉家常、话发展,通过听意见、察实情,摸清楚贫困户情况,帮乡亲们想办法、找出路,确保精准扶贫,早日脱贫奔小康。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洪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晏淼参加了走访座谈。
访实情 扶真贫——
在富良棚乡,罗应光与县、乡干部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座谈,了解全乡基本情况,掌握扶贫工作实情。富良棚乡是一个集滇中革命老区、彝族聚居区、纯农业地区、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典型“老、少、边、穷”山区乡,全乡共2980户、10572人。2014年末,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674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60人,贫困发生率37%,富良棚乡也因此被确定为省级贫困乡。
“‘富良棚’寓意美好,我们就是要把‘富’作为工作的目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把‘良’作为工作的要求,以良好的作风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把‘棚’作为工作的内容,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让老百姓建好房子、住进新居。”罗应光向大家提出希望,并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努力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以“严”和“实”的作风做好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到2017年底全面解决玉溪的贫困问题,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座谈一结束,罗应光又立即启程前往塔冲村,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及问卷调查工作。
一进塔冲村,罗应光便与村党总支书记李忠祥亲切交谈起来,询问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
“村里有多少户人家?”“全村共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31户、1826人。”
“这几年村里出去的人多不多?”“外出务工的人有一部分。今年村里还考取了6个大学生。”
看着村里的房屋大多属于年久破旧的土木结构建筑,罗应光皱起了眉头,询问乡里、村里有没有考虑对村子进行规划改造。李忠祥告诉书记,改善村容村貌一直是村里最希望做的事情,乡里已经帮他们做好了规划,就希望能尽快实施。
……
一路走,一路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罗应光的挂钩联系户李洪明家中。
“老李呀,今天我是跟你‘结对子’来了!”一进门,罗应光便亲切地拉着李洪明的手说。
坐在李洪明家的院子里,罗应光拿出《玉溪市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做好走访记录,掌握贫困状况。“你家几口人?有几个劳动力?”“家里有多少欠债?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大概是多少?”“家里用什么燃料做饭?”“你认为导致你家里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家享受过哪些惠民补贴?希望得到哪些扶贫政策的支持?”……从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收支基本情况、家庭基础设施情况到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罗应光逐项细细询问,一一亲手填写。
随后,罗应光又来到另一户挂钩联系户李洪必家中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
经过一番走访调查,罗应光已对两户联系户的贫困情况了然于胸。
听真话 解民意——
两户联系户的走访调查结束时已是下午5点半。顾不上吃饭,就在李洪必家的烤房外,罗应光又与县、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几张小方桌旁召开恳谈会,听取大家对摘掉贫困帽子的想法,帮乡里、村里理清发展思路。
“今天我们来,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看望一下老乡,了解大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指示要求,把省、市委提出的干部要‘挂包帮’‘转走访’落实到位;三是跟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来脱贫致富。”恳谈会一开始,罗应光便向大家“道明来意”,并进一步向老乡们阐释:“挂包帮”就是要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转走访”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大家不要拘束,都说一说想说的心里话。治保主任李国学,你是村里的‘公安部长’,你先说说!”听到罗书记幽默风趣地“点名”,大家笑了,恳谈的氛围愈发轻松融洽。
“这几年,塔冲人的收入主要还是靠烤烟、核桃。烤烟的收入没什么增长,核桃的收入倒是一年比一年好了。我种了100多棵核桃,已经开始挂果了,以后还要继续种。”李国学说。
贫困户代表李文忠说:“我们家3口人,田地不多、劳动力不多,小孩还要念书,所以家里情况一直不太好。尤其这几年,干旱的问题很严重,浇水得靠小水窖,希望以后能多建一些小水窖。”
养殖大户李春发说:“塔冲每家每户都种烤烟,但是因为有政策的限制,想多种也不可能,所以,想发展还是要靠搞养殖。”“现在,我养了60多只羊,正在着手做山地鸡养殖项目,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和支持。”
听到大家对谋发展、奔小康有信心、有想法,罗应光十分高兴,“听到你们有发展的思路、有致富的决心,感到大家过上好日子是很有盼头的。”
“村里要发展,你们村党总支、村委会有没有什么想法呢?”罗应光又接着问李忠祥。
“烤烟是我们村的传统产业,虽然种植面积和交售量在逐年减少,不过我们一直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确保大家的收入不会受影响。”李忠祥告诉罗书记,烤烟的收入让大家解决温饱没有问题,但要实现小康就有困难了,“所以,现在我们就是要‘以短养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目前全村已经种了10万余棵核桃。另外,塔冲有森林、有水库,生态环境好,希望能把塔冲村纳入乡里的文化旅游产业线路,让村里也发展乡村旅游。”
“还需要党委、政府帮你们做什么吗?”罗应光又问。
“村民们共同的希望就是改善村里的环境,把村子规划得好些,房子盖得好些,村头村尾、房前屋后能种点树、栽点花。”李忠祥回答说。
理思路 谋发展——
听了干部群众的发言,罗应光鼓励大家要进一步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他说,做好扶贫工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市还有9个贫困乡镇、75个贫困行政村、1100个贫困自然村、12.11万贫困人口。就我们玉溪而言,“率先不率先,关键看一千”,只有这1000个村都脱贫达小康,我市才能真正达小康。现在,中央、省、市、县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充满信心,乡亲们也要坚定信心,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找路子,在各级各部门的助推下,早日甩掉贫困的帽子。
“今天来只是个开始,今后我还要经常来,直到你们摘掉贫困的帽子!”罗应光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把各项工作干在实处、确保做实做细,按照省、市委要求部署尽快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要认真学习上级政策,准确把握和熟悉农危改、美丽乡村、产业扶持等各项扶持政策,主动为群众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把各项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早日实现脱贫发展奔小康的目标。
罗应光强调,要按照“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要求开展好扶贫攻坚工作,做到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落实好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六个到村到户”的政策措施。
罗应光要求市、县相关部门支持好富良棚乡做好特色旅游小镇规划,抓好全乡的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争取早日让富良棚摘掉“贫困乡”的帽子,成为脱贫致富的示范乡。塔冲村则要立足地方实际,做到“护好一座山、耕好一块地、栽好一株烟、种好一棵树、建好小康房”,保护好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通过辛勤劳作持续发挥烤烟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广种植核桃这棵“养老树”,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实现脱贫梦、小康梦、致富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