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澄江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5/11/26

提升城市形象 改善人居环境

澄江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近年来,澄江县委、县政府努力将澄江建设成为“生命之城——高原湖滨生态旅游城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大突破口。廖官营片区、小西城片区棚户区民房拆迁工作已于11月11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棚户区改造又向前迈进一步。两个片区改造后将建成现代化小区,从而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老城区迎来新机遇

廖官营片区和小西城片区位于城乡结合部,片区内房屋老旧,多为群众自建房。住宅集中连片,土坯房、水泥房均有分布,通风、采光条件差,无绿化和活动场所,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道路狭窄、消防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两个片区的老旧房屋与周边拔地而起的住宅楼形成鲜明对比,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现有居住环境,因此,棚户区改造成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

在新建小区的沙盘上,记者看到新建的两个片区紧邻人民路、澄波路、仙湖路等县城主干道,地理位置优越。建成后集商业、居住、公共服务为一体,成为澄江县标志性建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有社区服务中心、地下车库,绿化面积达30%以上……对于澄江县来说,除进一步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就近就便城镇化、充分就业外,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棚户区改造相关要求,澄江县顺势而谋、高度重视,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民生和发展的一大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廖官营片区和小西城片区棚户区改造。

狠抓落实推进棚户区改造

“这两个片区将成为澄江县首个用上天然气的小区。”澄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师燕忠说。

群众在咨询户型时,对沙盘上呈现出的“新家”赞不绝口。“老房子住了几辈人,谁都会留恋,但是看看以后的小区,有电梯、无障碍通道,有花有树,也很不错。”大家支持县里的棚户区改造,盼望新小区快点建成。

为能平稳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澄江县成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县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涉及发改、国土等多个部门,举全县之力高位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中,形成“政府联动、企业主体、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深入细致抓好落实,责任到人明确任务,做到早行动、早规划、早部署。一方面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开展入户调查,听取多方意见,将群众安置问题作为头等大事。为保证群众利益不受损失,采取原址安置,将最好地段用于建设安置房,让利于民。同时制定补偿安置方案,采用多种补偿方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截至目前共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12.595亿元,两个片区小可研已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各项融资要件按计划完成。

据了解,廖官营、小西城两个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4.4亿元,于10月15日、30日先后启动征迁工作,目前棚户区改造工作正平稳有序推进。

帮群众算好“住房账”

澄江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区域总面积近233亩,回迁安置房计划用地约97亩。涉及群众利益,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成为重要环节。

为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及时了解政策,澄江县于2月27日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动员会,抽调县、镇、村工作人员300余名,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引导群众出棚入楼,观念的转变是思想工作里最难做的。因此,要帮群众算好‘住房账’。”凤麓街道办事处主任钱凯说。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进村入户,了解拆迁户的拆迁安置意向,通过面对面讲解的方式解答群众疑问,挨家挨户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同时,组织群众看小区沙盘模型,现场讲解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过渡费、补偿方面都有明细,进村入户时一点点算给群众听。很多群众听到这里以后会变成商业区,房子升值空间大,他们便能接受现在的改变。”师燕忠说,“很多人并不是不支持,只要政策吃透,心锁自然就打开了。”

截至11月10日,廖官营片区签订征迁补偿协议274户,签约率97.86%,完成征迁补偿款结算266户;小西城片区签订征迁补偿协议315户,签约率79.15%。(记者 高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