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不停步
——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综述之一
几场夏雨过后,玉溪街头的紫薇花开得姹紫嫣红,城市街道处处见缝插绿,街旁栽满了绿,小区充斥着绿,河床铺满了绿,公园荡漾着绿,面山洋溢着绿,无论是城市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处处干净整洁,绿意醉人,花香四溢。
2011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卫攻坚战”,让玉溪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国家卫生城市”是我市十分珍贵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品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巩固创建成果,市委书记罗应光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表态,“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工作。”随后,玉溪吹响了巩固创卫成果的号角,开始进入一场没有终点的创卫成果保卫战。
“荣誉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近年来,我市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以迎接复审检查为目标,持之以恒抓好巩固提升工作。经过三年努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综合管理能力切实加强,人居环境、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渴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玉溪人,正感受着城市家园的迅速变迁,共享创卫带来的舒适和温馨。
顶层设计
构筑长效管理机制
创卫难,巩固创卫成果更难。如何将创卫的标准和成果固定下来,并不断提升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和文明程度?唯有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玉溪坚持把城市建设与长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协调省人大相关部门,促成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云南省玉溪市城市管理条例》,为巩固延伸创卫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积极推动城市卫生管理工作走上常态化、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同时,我市还制定出台了城市绿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户外广告和招牌管理等方面的11个城市管理配套办法,制定出台《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中心城区市区两级城市建设管理职能的决定》,界定了市、区两级建设管理职责和财政投入体制等关键性、重大性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坚持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作为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指挥机构不散、工作不松、荣誉不失、职责任务随部门职能变化而变化。
创卫成功后,我市强化卫生城市成果巩固的监督检查工作,将督查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在红塔区和高新区建立了创卫成果定期检查制度和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从2012年起,我市每年均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国家卫生城市各项指标迈上了新的台阶。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写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市还制定印发了《玉溪市爱国卫生管理规定》、《玉溪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玉溪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员联络员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积极开展卫生创建活动。
从制度建设入手,依法进行管理,从小处着手、细节抓起,从一座公园、一个市场、一个小区开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求解答,以不达标准誓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力促我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积极迎检
全面开展专项整治
2015年春天,我市吹响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冲锋号”,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快速掀起新一轮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热潮,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优异成绩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的复审验收。
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强势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巩固工作,市委书记罗应光亲自动员部署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成立了以市长饶南湖任指挥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勇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杨洋任副指挥长的迎检指挥部。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相关标准规定,特别是紧紧围绕新出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明确的8大项40条指标,我市制定了《玉溪市落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责任分解》,明确了指挥部下设的办公室、督查组、宣传组和十个专业巩固提升工作组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另设八个迎检工作现场督导和协检组,将迎检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不出现空档。
在5月19日召开的我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罗应光要求,全市上下要从打造玉溪城市品牌、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凝心聚力,再鼓干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上来。围绕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问题导向、紧紧依靠群众来打好迎复审工作中的“硬件”达标升级战、专项整治攻坚战和全民参与大会战,全面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各项工作任务。
“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既是对城市实力、城市形象的测评,也是对干部能力、干部作风的检验。”我市要求,在此次迎检工作中,必须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机制建设到位、督导检查到位。要抓好“五小”行业、农贸市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同时,对照卫生城市标准,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环境保护、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防治、社区单位卫生管理、宣传工作、台账管理等八项重点工作。
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巩固的主战场,今年4月,红塔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噪声污染,出租车乱停乱放、违规载客,民房违规加层和私搭乱建等扰乱市容环境和秩序的现象。经过整治,城区市容秩序变好,街道干净整洁,市民生活更加舒心。
近期,中心城区各单位、各小区和城乡结合部均积极开展清洁行动,居委会社区干部分片包干,对乱扔杂物、乱倒垃圾等行为“严防死守”,一场全民参与的清洁行动正广泛开展。(记者 白诚颖 李晓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