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摸、问、诊”为基础制定整改方案;以“全、强、稳”为标准选好配强“两委”班子;以“立、改、废”为手段健全完善制度;以“准、实、新”为目标谋划发展思路;以“帮、扶、带”为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元江县对排查确定的7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施帮扶整顿。在县级领导分头帮助指导下,通过制定整改方案、配强“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制度、谋划发展思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措施,着力开展帮扶整顿工作。
以“摸、问、诊”为基础制定整改方案。通过随机调研、走访座谈、专项调查、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逐一开展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实际状况。按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标准,对照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和“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工)委评定、组织部门审定”的程序,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名单。广泛听取基层意见,找准问题症结,通过座谈、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根源,找准找实“症结”所在,梳理“问题清单”。针对不同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对照“问题清单”逐一“开方下药”,明确整改措施、整改任务和整改时限,有针对性地开展整顿工作,确保在村级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之前取得实效。
以“全、强、稳”为标准选好配强“两委”班子。按照立足本地,充分发扬民主,把群众心目中公认的人选推到领导岗位的要求,配全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学习培训、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村干部走出去学经验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锻炼,提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落实村干部报酬和相关福利待遇,稳定队伍,调动积极性,为农村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打牢基础。
以“立、改、废”为手段健全完善制度。在工作职责上,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明确村党总支和村委会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村党总支发挥领导核心及战斗堡垒作用,支持保障村委会开展工作,村委会自觉接受党总支领导;在议事决策上,推行村党总支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村务决策遵循“四议两公开”制度;在财务管理上,围绕财务支出审批权和收集凭证入账审查,制定由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审批、挂钩联系领导审核、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审结的新“三审”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并定期公开村级财务使用情况;在民主监督上,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评议作用,党务、村务做到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公开和秩序公开,一年组织开展两次民主议政、一次民主评议村干部、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并明确了不称职村干部和党员相关处理办法,强化对村干部的纪律约束。
以“准、实、新”为目标谋划发展思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经多方调研和征求意见,结合村情,确定发展思路。通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规模化种植问题、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销路问题,培养一批当地的营销能手、农村经纪人,打开农产品销路。实行对原有基础设施的管护及利用,积极争取项目,在项目推进中,村干部带头研究、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群众支持,参与项目建设。组织引导推进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盘活土地资源,科学合理流转土地,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以“帮、扶、带”为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直部门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际,选派党员干部驻点帮扶、整顿,深入调查走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争取资金,为民办实事好事。县政协帮助羊街乡党舵村协调资金9万余元,解决2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困难,同时指导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县政府办为曼来镇南溪村协调投入4万余元资金改善办公设备,修建活动场地,同时组织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记者 夏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