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构筑检察官精神家园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4/08/11

构筑检察官精神家园

——峨山县检察院检察文化长廊建设纪实

“忠诚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记当年初进检,着检装,驻监忙;检察监督,职责刻不忘:教育惩罚重任扛,拳拳心,责任艰;反贪侦监夜鏖战,惩贪官,捕嫌犯;财务装备,后勤作保障;二十余载检察路,心若磐,坦荡荡。”这是峨山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形象墙上的一段话。近几年来,峨山县加强检察文化长廊建设,助推检查工作争先进位。

形象墙为检察文化添色

之所以设置这个形象墙,是峨山县检察院有一次在参观企业文化墙的时候,突然激发的灵感。让每一位检察干警都在形象墙上留下自己的照片,写上自己对检察工作的深切感悟,是为了激发检察干警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心。这一面干警形象墙拼成了一幅峨山县行政区划地图,代表了检察院全体干警要扎根彝乡,服务峨山,深入工作到峨山县的每个角落。

峨山县检察院检察文化长廊,主要由先进典型示范区、传统法律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廉政文化区、陈列室、多功能图书室等板块组成。先进典型示范区主要将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张贴上墙,旨在教育干警不忘先进模范的理想追求;传统法律文化区以韩非子的部分著名法律论述为主,对中华法系中“明法、重刑、慎罚”的法律思想进行集中展示;民俗文化区集中展示了峨山县极富彝族特色的节庆、歌舞、服饰文化;廉政文化区主要围绕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充分运用干警喜闻乐见的文化样式,吸引检察干警共同参与,激发干警廉洁从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陈列室陈列了该院建院以来的部分办公器材、装备等,图文并茂地反映了该院设立、撤销、恢复重建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多功能图书室则建成了集电子阅览、图书阅览、影视阅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图书室,使之成为干警业余时间学习、休闲的平台。

融入时代元素

日前,峨山县检察院完成了对检察文化长廊的全面提档升级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更新展板内容,从更深层次、更广角度拓宽检察文化建设平台,进一步打造检察文化阵地精品工程。此次文化长廊提档升级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足于宣传与时俱进的要求,将先进典型、廉政文化、传统文化、检察特色有机融合,形成了几大亮点。

此次提档升级工作将新增先进典型示范区,将先进人物的事迹张贴上墙,并将峨山县检察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做法以图版的形式再现出来;同时,拓展了廉政文化区内容,将廉政思想、关于“反腐败”、“中国梦”的论述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出来,赋予廉政文化崭新的思想内涵。此外,峨山县检察院还创新团队文化,将科室工作理念张贴上墙,形成“单位有精神,科室有理念,人人有干劲”的格局,并更新了干警作品区中干警的书法、摄影、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干警在新的一年里的工作、生活风采。

检察文化“落地有声”

“只有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融合在文化氛围里,才能增强检察事业跨越发展的推力。”2009年5月,峨山县检察院新一任党组班子提思路、谈发展,经过多次讨论,提出了“品牌立院、业务强院、科技兴院、文化育院”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明确了检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决定全面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创建检察文化长廊,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生机,使文化长廊成为具有峨山检察特色的“检察官精神家园”。

近几年来,峨山县检察院通过检察文化长廊建设,使无形的文化思想有形化,营造了浓郁的检察文化氛围,让检察人员以文化长廊为主题教育规范自身言行,使检察文化“落地有声”,助推了检察工作跨越发展。

文化长廊结硕果

峨山县检察院文化长廊经过近几年的创办与建设,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012年12月,峨山县检察院被市纪委授予“廉政文化示范点”;2014年1月被省检察院授予“云南省优秀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称号;2014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检察官教育基金会授予峨山县检察院文化长廊“检察图书室”称号,并资助价值4万元的1200余册图书。

“自从峨山县检察院建设文化长廊以来,检察干警们的学习劲头加强了,工作热情也调动起来了。”吕玉雄检察长说。

峨山县检察院通过推进检察文化建设,让检察文化落地、开花,结出了硕果,先后被省检察院、市检察院、峨山县委表彰为先进集体,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政法干警、全省十佳公诉人等先进个人。(王夕 李施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