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事迹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网 2019/09/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动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文明办、玉溪市总工会、共青团玉溪市委、玉溪市妇联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大力弘扬道德模范身上彰显的道德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使讲道德、做好人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

经各县(区)和市直单位推荐,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评审委员会组织评选、媒体公示等程序,10名同志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称号,10名同志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些先进典型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现将他们的事迹发布。

李秀兰


李秀兰,女,1967年5月生,峨山县大龙潭习珉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

经商初期,李秀兰就认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道理。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实守信的品质。临近过年,心想着帮自己打工的农民工兄弟快要回家过年了,即便货款未全部到账,李秀兰还是从自己的存款里支取了10多万元,只身连夜从峨山赶往新平,提前给大伙支付了工资。李秀兰基本上承包了大龙潭乡的粮食收购,她做生意诚实守信,从来不缺斤少两,收购价格公道,从来不会让农民吃亏,有时甚至还会让利给农民,这让来她铺子里交粮的人只增不减。随着李秀兰经商的范围越来越广,收购粮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她曾经承诺过只要大龙潭老百姓手中有粮食,有多少就收多少,因此每次收购粮食的时候,她总是会优先收购大龙潭老百姓的粮食。虽无一纸协议,但她却以实际行动,长久地践行着这一承诺。

经商10多年,李秀兰凭借着诚实守信挣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挣下了满满的信誉和信赖。

殷志勇


殷志勇,男,1966年10月生,新平县新合商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

2001年初春,作为企业领导人,殷志勇以诚信开拓市场,以诚信管理员工,以诚信树立品牌,使公司扭亏为盈,偿还了之前公司背负的上千万元债务,发放了40名离职员工170万元的经济补偿费。同时,在他10余年的不懈努力下,公司有了质的飞跃,他以万佳超市为平台,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建成3000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在7个乡(镇)建立二级配送站,惠及28万人,使万佳超市、万佳品牌农家店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企业每年向国家上缴税利100万余元,实现效益100多万元。公司盈利后,在殷志勇的带领下,致力于回馈社会,为县公益事业、光彩事业捐款40余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6名,资助金额达30万元。

殷志勇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诚实守信的乐章,这一乐章响彻新平4266平方公里大地。

白云辉


白云辉,男,1975年8月生,新平县戛洒镇南蚌社区小槟榔园小组村民,获第二届玉溪市“玉溪好人”称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类)。

2012年6月4日下午5点20分,白云辉到戛洒江捕鱼,刚到江边,就听见有孩子大声喊救命。他走近一看,落水孩子被汹涌的洪水卷入江中时隐时现。白云辉毫不犹豫跳入江中,拼命游往江心,一把抓住孩子的手用力往岸边游,最终成功将孩子救上岸。刚上岸的白云辉听见江边的孩子说还有一个同学没有上来,已经筋疲力尽的他又奋不顾身地跳进湍急的江水里。此时的江水越来越大,翻滚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但他还是决定继续救人,在江中苦苦搜寻近一个小时,直到其他人过来帮忙搜寻。他还亲自将救上岸的孩子送到家长手中。

白云辉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了,对救人的事只字未提。在湍急的浪涛中他没有犹豫,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起了危在旦夕的生命,让我们目睹了平凡人的壮举。

袁吉


袁吉,男,1992年4月生,易门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原协勤员,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类)。

2016年9月19日13时许,袁吉途经易门县龙泉街道迎春路与东和路交叉口时,遇到普某求助称:“赶紧过来,我的包被人抢了。”袁吉立即与普某一同去追嫌疑人,追到迎春路大掌柜超市门口附近时,大声警告后,出租车没敢拉嫌疑人。嫌疑人乘车逃离未果后,朝东盛花都方向跑去,袁吉边跑边与嫌疑人进行言语周旋,寻找时机制服嫌疑人。嫌疑人不听从袁吉的劝告,还用随身携带的刀片威胁袁吉,声称自己患有传染病,扬言若袁吉再跟随就要自伤自杀。追到东盛花都正大门附近时,袁吉拨打110请求支援,嫌疑人听见袁吉拨打110后,多次用自带的刀片划伤自己的手臂,将血甩向袁吉身上,并用刀片划向袁吉,划伤了袁吉右手小臂。袁吉追击嫌疑人到东盛花都旁三角地带处与其对峙时,接到报警后的公安民警及协警赶到,袁吉才前往医院包扎伤口。

袁吉并非正式的公安民警,在群众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与嫌疑人作斗争,彰显了一个平民英雄的崇高品质。

胡锦文


胡锦文,男,1980年12月生,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大风垭口中队中队长,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

从2007年至今,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在胡锦文的带领下,大风垭口中队用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24小时不间断提示,探索建立完善了“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完成了160余万辆车的检查提示登记、160余万个“福”字的发放,取得了在车流量翻两番的情况下,较大事故发生率下降75%的骄人成绩。特别是2012年至今,辖区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

2006年11月13日13时许,正在执勤的胡锦文突然听到从墨江方向传来“轰轰”的巨响声,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意识到有一辆失控车辆正快速驶下来,很快一辆重型货车就呼啸着来到了眼前,失控车辆没有进入服务站就直往下冲。他立刻叫上同事跳上警车追赶失控车辆,一路为失控车辆开道,指挥其驶向避险车道,并指挥沿途车辆靠路肩停车及时避让,共避免4辆车被失控车辆撞到。

胡锦文,一个普普通通的交警,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为民坚守,把别人的安危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用多年的坚守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公路守护神”。

王新华


王新华,男,1972年5月生,来自云南玉溪水松纸厂技术中心,获200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劳动模范”、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

1993年7月,王新华从昆明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他放弃了包分配的工作,来到云南玉溪水松纸厂这个乡镇企业,仅仅凭借着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对电气一窍不通的他毅然选择了做一名电气维修工人。厂里安排王新华到设备安装调试一线,跟随外国专家学习,他熬夜攻克外文资料,弄懂晦涩的专业术语,硬是把这些进口设备的技术吃透了,助力制造出国内第一张高平滑水松纸、国内第一张名牌水松纸。26年来,王新华践行着感恩文化,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互帮互助的产业工人,在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方面硕果累累,使整个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梯队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在他的带领下,企业技术团队走上了自主研制之路,先后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水松纸激光打孔机、第一代水松纸专用数字化烫金机、5毫米功能型高精度分切机、高精度压纹机、数字化烫印机等多种先进设备。

王新华用自己的勤奋、执着,书写了当代优秀工匠爱岗敬业、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

封正文


封正文,男,1974年8月生,新平县戛洒卫生院医生,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

2001年11月,朋友赵晓东因摩托车事故身亡,留下无人照料的父母,封正文主动承担起照顾朋友父母的责任。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买上老人爱吃的东西或者生活用品去看望两位老人,陪着他们聊天,帮他们干家务、做农活,把两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除此之外,老两口去医院看病、买药的钱也都是封正文支付。2015年,赵晓东的父亲赵永安到医院检查时发现疑似患有肝癌,封正文立即将老人送往市人民医院治疗。在前后近8个月的时间里,封正文尽可能抽时间去医院看望老人,直至老人离世。2015年底,赵晓东的母亲刀美英也被诊断出患乳腺癌,封正文在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的同时,更加关心老人。在封正文的感召下,赵晓东生前的好友对两位老人也是关爱有加,每年的杀猪饭,几个朋友都要赶回来陪老人一起吃饭。老人需要帮助,几个朋友都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建房、医院复查、取药,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封正文替朋友把照顾老人的责任扛在肩上,这一扛就是18年,尽显人间大爱。

苏云翠


苏云翠,女,1974年生,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红塔区税务局一名普通职工,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孝老爱亲类)、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

苏云翠丈夫的哥哥患有脑障、嫂子天生听力残疾,两个残疾人组建的家庭育有陈蕊与陈丽两个孩子,农村低保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考虑到孩子的上学问题,2006年,苏云翠把丈夫哥哥家的孩子陈蕊接到自己家里住,并供她上学。苏云翠三年如一日,隔天一次给陈蕊听写英语单词,弥补她英语上的短板,陈蕊初中毕业时,以英语满分的成绩考入玉溪一中;2007年,苏云翠又把陈蕊的妹妹陈丽接到城里读小学,还有70多岁的公婆,这个家从3个人增加到7个人;2009年,苏云翠又把靠摆地摊度日的丈夫妹妹家的两个孩子接到城里来上学,这个家又从7人增加到9人。为了养活一家9口人,身患退化性髌骨软化病、甲减和糖尿病多年的苏云翠节衣缩食,走上了自学中医之路,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还到市中医医院拜师请教,逐渐成了一名合格的“家庭保健医生”。

苏云翠面对困难永不言弃,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以博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传递着无私的爱,谱写了一首孝老爱亲的赞歌。

冯文斌


冯文斌,男,1969年12月生,红塔区北城街道东前社区12组村民,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

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冯文斌立足当地实际,不懈努力,带头创办药品经营连锁店,致富不忘群众,热心助人。2005年,冯文斌筹集资金开了第一家药店,他时刻秉承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理念,发展至今,已有10家连锁店。冯文斌生活富裕了,首先想到了东前社区的老年人,他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自己药店的爱心卡,每人每年可在他的药店免费领取120元药品,单这一项开支每年需要7.4万元。2013年,冯文斌得知村组要新建客堂,但资金不足,他立马答应捐赠客堂所需的所有桌椅板凳,解决了村组干部的后顾之忧。2014年,他组织药店员工到黄草坝捐资捐物,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

冯文斌常常对自己的员工说:“我之所以把药店取名‘心连心’,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去关心和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让人们的爱心连接起来,成为一股巨大的正能量。”

普长龙


普长龙,男,1985年7月生,易门县浦贝乡浦贝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

普长龙是个热心肠,多年来,他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在村民身边默默地奉献着,是同事和群众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好人。面对没有钱交学费到社区求助的母女,普长龙自己掏出了7000元钱借给她们,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看到独居的残疾老人没人照顾,普长龙主动担任老人的监护人,嘘寒问暖,老人生病时,为其付伙食费、车费,让老人得到及时照料;路遇出来赶集迷路的老人,他主动上前询问,为老人买吃的,把老人送回家;发放民政救济粮时,他开着自己的车,把粮食送到孤寡老人家中。

普长龙总是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发现谁有困难就会伸出援手。敬老爱老、帮孤助残、抗洪救灾、环境保护等各种志愿活动,都有他的身影。他觉得,只要自己能为他人带来一点帮助,生活就有意义。

段华仙


段华仙,女,1962年4月生,江川区雄关乡下营村委会三组村民,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诚实守信类)。

段华仙是一名朴实的农家妇女,外出打工见过世面后,萌发了“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念头。

通过到外地考察及长时间的思索,2007年初,段华仙租用村里耕地建起了10个大棚种植康乃馨。她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优质花卉品种繁育、栽培及产业化示范力度,现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90余亩,每年产值平均达到700余万元。致富后的段华仙没有忘记“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积极为乡亲们发展花卉种植提供生产资料,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后免费开展培训,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村里10多名妇女走上了种植花卉致富的道路,为雄关乡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受到了乡亲们的喜爱和尊敬。得知乡党委要成立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段华仙主动提出为其提供活动场所。

段华仙践守初心,和乡亲们谱写共同致富的篇章,堪称诚实守信的楷模。

何玉凤


何玉凤,女,1964年5月生,玉溪北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工人,获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诚实守信类)。

2000年,红塔区环境卫生管理站招聘环卫工人,何玉凤加入了这个行业,月工资仅为320元。她说:“选择做环卫工作,一开始是因为生活压力大,但是在岗位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后,看着自己把城市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何玉凤每天凌晨5点半就来到岗位上,一天工作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有时候劝说市民不要乱倒垃圾还不被理解。面对这些困难,她不泄气、不动摇,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这一干就是19个春秋。2018年7月29日,何玉凤在聂耳广场地下停车场入口处捡到一个钱包,在停车场周围寻找失主无果后,将钱包交到了社区民警处。

何玉凤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将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环卫事业;用拾金不昧的可敬行为诠释“诚实守信”的闪耀光芒,在平凡中传递着新时代正能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