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宜兴业 更加宜居
玉溪打造宜居生态幸福魅力之城
“玉溪区位优势好,电力充裕、宽带成本低,所以华为把西南地区唯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布点在玉溪。”在7月下旬举行的面向玉溪规模企业负责人的培训会上,华为公司云服务政企客户部部长杨帅锋信心满满地说,“玉溪云计算中心未来要辐射南亚、东南亚,实现‘一点接入,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不仅仅是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企业也与玉溪一道携手创业,共谋发展。此外,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瞄准玉溪,寻求合作机会。玉溪已经成为滇中地区外来投资者创业的理想洼地。同时,玉溪全面深入推进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宜居生态幸福魅力之城,让更多的外地人把玉溪当成避暑、养老的休闲养生地。
推改革 让玉溪更宜兴业
“玉溪是个好地方!”外地人了解玉溪后,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玉溪创造了红塔品牌,是我省的钢铁大市,玉溪的交通、资源、区位、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泛亚铁路中线、东线的必经地。高原明珠抚仙湖和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是玉溪最为响亮的两张名片。
在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玉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保障等建设领域加大投资,举全市之力把玉溪建成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新兴产业发展的聚集区、重要的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和重要的内陆港。这一发展定位,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无限商机。
玉溪欢迎外来投资者参与建设,支持好企业在玉溪做项目、谋发展。市委书记罗应光曾在“百名客商进玉溪”投资洽谈会上向企业家们郑重承诺:“凡是国内其他城市有的优惠政策玉溪都将努力提供;凡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玉溪都将依法保护;凡是需要各级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玉溪都将全力解决。选择玉溪、投资玉溪,玉溪会给您合理和满意的回报。”
为打造投资创业的软环境,玉溪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创新政府监管方式,着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催生发展新动力。今年以来,玉溪在全省率先推行“三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建成运行投资项目服务的网络中介超市,率先开展“互联网+”城市服务……
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组合拳打出后,玉溪的民间创业活力被全面激发。来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新设市场主体增长迅速,私营企业占绝对增量。1至5月,新发展私营企业3249户;截至5月底,全市私营企业达16817户,比去年同期增长60.7%。
创业热催生了就业热,一些大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者纷纷落脚玉溪,谋求发展。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流动人口数是204944人,比年初增加约3000人。
建环境 让玉溪更加宜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玉溪的发展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此,玉溪全面深入推进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着力实施森林玉溪、蓝天玉溪、碧水玉溪、园林玉溪、绿色产业、绿色文化6大工程,努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在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后,玉溪将向更高目标迈进——开展“六城同创”工作,即创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
市委书记罗应光在“六城同创”工作动员会上说,开展“六城同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天蓝地绿、文明礼让、天人和谐的环境中生产生活。通过开展“六城同创”工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绿色化发展,打造体现时代特色、彰显湖光水韵、传承城市文明的宜居生态幸福魅力之城,使玉溪成为居住、购物、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玉溪人淳朴、友善、热情,不排外,玉溪是一座很有包容性的城市。”不少外来务工者如此评价玉溪。多年来,玉溪始终向外来投资者和务工人员敞开怀抱,让其享受到相同的市民待遇。早在2010年9月,玉溪市就被中央综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委遴选为全国创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玉溪一直在努力让流动人口享受到均等化服务。
红塔区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经费预算,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同时享受当地政府“三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红塔区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14-2015学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56222人,其中,随外来务工人员迁入红塔区就读的学生有8488人,这些随迁子女中有84%的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在许多人看来,玉溪是一个很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城市。玉溪已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玉溪榜上有名,成为云南唯一获此评价的城市。(记者 白诚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