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林业系统锁定林业“双增”、产业提质、资源保护三大目标,狠抓造林绿化、森林防火、“五网”保障、争资引资、龙头培植、防疫减灾以及平安林区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八大重点工作,在“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加快推进“森林玉溪”建设。
国土面积小,资源总量小,环境容量小,发展质量不高,增长速度不快,是玉溪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短板。地处滇中腹地,坐拥三湖一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保护与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玉溪林业发展需要直面的挑战。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是玉溪林业发展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带动林业各项建设整体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是玉溪林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增强危机感、责任感,牢固树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思想理念,是玉溪林业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的保障。
在看清短板、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玉溪林业围绕“双增”目标,锁定到2020年实现森林蓄积量55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生态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5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民生林业初步建成;加强森林火灾、有害生物防治及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三大林业建设发展目标。
围绕三大建设发展目标,市林业局在实施“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成立了六个工作组和一个工作督导组,实施目标细化、责任到人,确保实现玉溪林业综合工作在全省“保三争二”。
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紧扣年内实施营造林26.4万亩,新增木本油料种植面积8.5万亩,实施核桃提质增效16万亩任务,全面开展包括新一轮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人工造林以及天然林管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在内的重点工程。截至一季度,全市完成营造林16万亩,占目标任务数的60%。
围绕确保“五网”建设、民生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市、县两级林政管理部门加强协调,主动服务,深入工程一线组织材料上报审批。截至一季度,共批准使用林地2942亩,确保了包括澄川、江通以及武易、弥楚、213线玉溪段等重点高速路网;玉磨铁路控制性工程;红河支线、普洱支线、华宁支线、易门支线油气管线;红塔区光伏电站、通海风电场、各县区输变电站以及通信基站项目建设需要。
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围绕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目标,全力以赴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强化责任措施落实,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火源管控,提档升级应急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全市近万名干部、巡护人员、扑火队员奋战在一线,严防死守。森林公安开展综合维稳宣传活动,组织清明武装巡护统一行动,查处各类涉林案件252起,大力推进平安林区建设。
坚持多渠道融资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全面强化争资引资工作。截至一季度,市林业局向上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超过1.6亿元,有力支撑了各项林业重点工作的开展。坚持培育打造龙头,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组织包括新平县高原王子、红塔区国豪养殖、易门县乡源食用菌合作社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和林农专业示范社。
围绕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5%以及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全市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普查工作加快推进,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通海、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