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玉溪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6/01/07

高举生态旗帜 坚持绿色发展

玉溪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十二五”期间,玉溪市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和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坚守生态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抚仙湖始终保持Ⅰ类水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位居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前列,公众环保满意度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重拳出击治“三湖”

苍翠的树木、波光粼粼的池塘,冬日的抚仙湖北岸湿地依旧美不胜收。“十二五”期间,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湖”保护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重拳出击治“三湖”,确保了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Ⅰ类,星云湖、杞麓湖水质下降趋势得到遏制。

创新机制,落实责任。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两湖”试验区管委会主任,“三湖”31条主要入湖河道河长由厅级领导担任;市、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及时组建“三湖”督导组和抚仙湖“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督导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常委会每年都组织视察、监督和检查;在全省率先实施沿湖四县生态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办法,降低GDP考核权重,大幅提高以湖泊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指标权重。

抓好项目实施,推进控源截污。通过全面推进控源截污,实施河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取缔大棚种植等多项举措,使抚澄河等多条主要入湖河道周边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推进“四退三还”,构筑生态屏障。“十二五”期间,累计种植乔灌木176.1万株,建成生态湿地2万余亩、生态调蓄带11.2公里;完成工程造林8.79万亩、封山育林19.96万亩、公益林管护2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平方公里。

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为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十二五”期间,玉溪以开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建设生态村、乡、县为目标,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2011年11月,我市正式启动了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乡镇、村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中,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污水收集管网或沟渠、垃圾房(池)、污水净化湿地、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场地等工程建设,完善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或就地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和管理措施,为有效控制集镇和村庄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改善镇容村貌,确保当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奠定了基础,并促使广大农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目的是要建设生态村、乡、县,并最终把玉溪打造成“国家生态市”。按照创建生态城市要有80%创建成为生态县、创建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创建成为生态乡镇的要求,目前全市已先后有48个乡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4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307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玉溪市组织编制完成了《玉溪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指导各县区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加强项目选择和储备工作,争取国家和省对玉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十二五”期间,玉溪市争取到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17个,得到专项资金补助3000万元;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7个,得到专项补助资金570万元,开展了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主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同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通过多渠道宣传和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多种方式,提升群众的环境卫生自我管理意识。在运作模式上,很多村庄都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的做法。资金条件允许的,采用外包形式,由专人负责村庄公共卫生保洁;资金条件不允许的,则由农户轮值或建立义务清扫队的形式来对村庄公共区域进行保洁。

应该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村文明发展水平,从而以农村人居硬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5年岁末,一项新的环境整治行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此举必将使村容村貌明显美化,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自豪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多措并举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玉溪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环保为了人民、环保依靠人民、环保成果人民共享。环保如何依靠人民?答案是通过多种活动与举措,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并最终投身于环境保护之中。

2015年3月,玉溪市围绕“确保抚仙湖稳定保持一类水质,星云湖、杞麓湖水质明显好转,主要入湖河流河道水质良好”的目标,启动了争当“仙湖卫士”行动计划。为全面落实争当“仙湖卫士”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玉溪市深化入湖河道“三长”制,延伸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流域截污治污责任链条;建立“三湖”保护治理“五包”责任制,形成“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组建爱湖护湖党员先锋队,开展“四带头四争当”活动;推行保护母亲湖主题服务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

2015年12月4日,关爱高原湖泊志愿服务活动在抚仙湖畔正式启动,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玉溪的又一项新举措,该活动以“保护山川河流  关爱高原湖泊”为主题,通过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湖泊治理保护,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从最初的抚仙湖环湖文明走廊工程,到“仙湖卫士”行动计划,再到关爱高原湖泊志愿服务活动,“十二五”期间,玉溪市在如何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切实做到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记者 李文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