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推动 三级联动 宣传促动 督查带动
峨山富泉村建设美丽乡村动起来
今年以来,峨山县双江街道富泉村民深切感受到了辖区内生活环境的变化——“村子变美了、更绿了”,“到处都有树,沿江环境好多了”,“水清岸绿的美景就在家门口”……
这一个个变化,得益于富泉村党总支在落实争当“仙湖卫士”峨山行动计划中,立足富泉村实际,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良好”的目标,通过规划推动、三级联动、宣传促动和督查带动等措施,深入开展练江、猊江河道治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河护河、保河治河。
环境整治,规划先行。今年以来,富泉村把河道治理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美丽乡村”创建,整合治村理念和建设方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邀请县农业技术部门到村考察,在富泉、德六可、路脚、三合、白泥、万河等村民小组种植小枣130余亩、杨树150余亩,美化绿化沿江环境。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拆除了富泉村在易峨高二级公路沿线的塑料大棚,引导广大群众减少秸秆焚烧,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农药用量。同时,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村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比重,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在争当“仙湖卫士”峨山行动中,富泉村推行“三级联动”,建立了“两江”保护治理“三包”责任制。全村11名“三委”班子包11片区,38名组干部为责任人,121名党员包242户。村党总支组建了一支由40名党员组成的共产党员先锋队,组织农村和辖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保护“两江”活动。目前,全村共组织对辖区范围内练江河道的岸坡垃圾、河内漂浮物和堆积物集中治理2次;投入资金0.6万元,投工投劳100余人,完成了1公里的河堤治理,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为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到“仙湖卫士”峨山行动中来,富泉村多渠道展开组织发动,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等,和村民算“对比账”、讲“发展经”,引导党员群众变“要我治”为“我要治”,张贴标语350张,制作主题宣传栏2期,确保党员群众知晓率达100%。
在此基础上,富泉村党总支把开展“仙湖卫士”峨山行动计划纳入党员积分制考核内容,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建筑垃圾禁止倒入河内,用制度约束党员群众,引导村民主动参加、自觉行动。同时,从每个村民小组党员干部中挑选一名工作认真、事业心强的村民,担任卫生检查员,不定时对河道治理情况,村民宅前屋后、道路两侧及河道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开展环境卫生保洁活动提出具体意见,明确指出需注意的卫生死角,使村内环境保护形成常态化监管化,使全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记者 夏娜)
短 评
美丽乡村建设慢不得
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峨山县富泉村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不等不靠建设美丽家园,值得各地基层党组织借鉴学习。
作为基层党组织,富泉村党总支围绕主题、找准问题,通过规划推动,邀请上级专家“把脉”指导,确定整治项目和建设内容;再以“三级联动”作为机制保障,调动全村党员干部先行一步、作出表率,带动全村村民都参与其中,养成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为,主动争当“仙湖卫士”。同时,以宣传动员为基础,让人人知晓、人人参与,最终实现人人受益,激发普通村民的“监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村民整治后也要重管理、重监管,以此形成新常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这其中,富泉村党总支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重视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会和村民算“对比账”、讲“发展经”,引导党员群众变“要我治”为“我要治”。这背后显示的是一股不等不靠、积极主动的干劲,一种结合实际、切准要害的“接地气”行动。
毕竟,环境整治好了,受益的是群众;村子建设美了,才有可能谈发展、讲效益,有美丽家园才有美好未来。(白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