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整治“脏乱差” 共建美家园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6/01/20

整治“脏乱差” 共建美家园

——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月综述

“扫帚不到,垃圾不会自己跑掉。”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自去年12月15日启动以来已一月有余,部分地区已经初见成效——峨山县岔河乡棚租坝村通过全面整治,村内巷道干净、沟渠畅通、村容村貌整洁有序,“颜值”明显提高;元江县羊街乡通过集中整治后,集镇和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从县城到农村、从坝区到山区、从小区到校园,各县区干部群众身体力行向“脏、乱、差”等“顽疾”动刀,破除“垃圾靠风刮”等陋习,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玉溪。

齐心合力

共同投入整治行动

2015年12月15日,我市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动员视频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玉溪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示精神,认真分析全市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治“顽症”、破“陋习”,打一场声势浩大的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持久战。

当月20日,全市开展了一次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每位市级领导带头深入所联系的县区、乡镇,督促指导并参与各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地干部群众放弃周末休息,除杂草、清垃圾、通沟渠,积极投身到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来,以义务大扫除落实省、市相关指示和会议精神,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卫生“战役”。通过干部率先垂范,群众热情参与,引导城乡居民破除陋习,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

一个月来,各县区将整治行动落到实处。红塔区因地制宜,按照“高标准、精细化、全天候”的要求,抓好中心城区及各乡、街道中心集镇、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并建立“一日一督查一通报”制度敦促此项工作落实。峨山全面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网格化的城乡环境治脏治乱治差行动,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书记抓整治格局,敢于担当、压实责任、严格问责。江川制定了《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整改责任清单》,按照“挂路线图、排时间表、追责任人、消任务号”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的整治区域,整治内容,整治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进行了明确。元江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常态化,部分乡镇(街道)专门在微信上建立了曝光台,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让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大家的事。

澄江将从今年起增加财政投入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联合执法,实施集中整治,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结合实际建立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让自然村都有专人进行村庄保洁。易门围绕主城区、城郊结合部和农村三方面重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加大对环境卫生死角的清理整治力度,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通海统筹安排县综合执法局、交警大队、住建局、公路养护段等相关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切实抓好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对各乡镇(街道)开展此项工作的督查力度。新平重点对县城区、各乡镇(街道)主要街道、村(居)委会驻地杂物乱放、乱丢、乱堆,占道经营,乱排污水,饭馆、公厕、绿化带、村庄周边环境卫生差等情况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乡面貌。华宁组织发动干部职工和群众近1万人,对江华路、环湖路、澄华路及各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并派出督查组严格检查,对效果不达标的地点要求整治不停歇。

标本兼治

各地探索长效机制

“治标”的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治本”,力求破除“发现有问题—整改见成效—放松又反弹”的怪圈。

红塔区初步形成了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峨山县成立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局,协调指导各乡镇(街道)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进一步理顺城乡人居环境管理执法机制,增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澄江以此次整治行动为契机,结合实际建立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元江将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常态化,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环境整治要靠大家齐动手,只有人人参与其中,共同维护,人居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通过整治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整治行动增强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调动起了城乡群众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城乡环境的积极性。

明确责任

监督促进行动加速

对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纪律检查中发现的慵懒散拖等“为官不为”问题,我市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各地最脏、最乱、最差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最”问题,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通报,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及各县区电视台进行暗访曝光。各地纪委监察部门和各督查组采取定期不定期、随机抽查、书面检查、跟踪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切实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力、慵懒散拖、相互推脱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问责处理,确保了行动的严肃性。

某地垃圾成堆、卫生死角常年存在、环境卫生管理不善、垃圾清运不及时等一批具体问题曝光后,相关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组闻过则改,以曝光点为戒,正视问题,立行立改,及时组织开展清理整治,一批常年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早就盼着整治这个垃圾池了,只有环境好、卫生好,我们的生意才好做”“这段时间镇上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人员经常向我们宣传,让我们不要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在环境干净和经营秩序都好多了”“大家自觉支持配合整治农村集镇环境,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希望它能干干净净”“整治与不整治,真的不一样”……整治工作得到了各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获得了群众肯定。

澄江将从今年起增加财政投入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联合执法,实施集中整治,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结合实际建立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让自然村都有专人进行村庄保洁。易门围绕主城区、城郊结合部和农村三方面重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加大对环境卫生死角的清理整治力度,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通海统筹安排县综合执法局、交警大队、住建局、公路养护段等相关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切实抓好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对各乡镇(街道)开展此项工作的督查力度。新平重点对县城区、各乡镇(街道)主要街道、村(居)委会驻地杂物乱放、乱丢、乱堆,占道经营,乱排污水,饭馆、公厕、绿化带、村庄周边环境卫生差等情况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乡面貌。华宁组织发动干部职工和群众近1万人,对江华路、环湖路、澄华路及各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并派出督查组严格检查,对效果不达标的地点要求整治不停歇。

标本兼治

各地探索长效机制

“治标”的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治本”,力求破除“发现有问题—整改见成效—放松又反弹”的怪圈。

红塔区初步形成了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峨山县成立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局,协调指导各乡镇(街道)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进一步理顺城乡人居环境管理执法机制,增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澄江以此次整治行动为契机,结合实际建立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元江将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常态化,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环境整治要靠大家齐动手,只有人人参与其中,共同维护,人居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通过整治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整治行动增强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调动起了城乡群众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城乡环境的积极性。

明确责任

监督促进行动加速

对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纪律检查中发现的慵懒散拖等“为官不为”问题,我市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各地最脏、最乱、最差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最”问题,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通报,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及各县区电视台进行暗访曝光。各地纪委监察部门和各督查组采取定期不定期、随机抽查、书面检查、跟踪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切实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力、慵懒散拖、相互推脱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问责处理,确保了行动的严肃性。

某地垃圾成堆、卫生死角常年存在、环境卫生管理不善、垃圾清运不及时等一批具体问题曝光后,相关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组闻过则改,以曝光点为戒,正视问题,立行立改,及时组织开展清理整治,一批常年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早就盼着整治这个垃圾池了,只有环境好、卫生好,我们的生意才好做”“这段时间镇上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人员经常向我们宣传,让我们不要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在环境干净和经营秩序都好多了”“大家自觉支持配合整治农村集镇环境,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希望它能干干净净”“整治与不整治,真的不一样”……整治工作得到了各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获得了群众肯定。

澄江将从今年起增加财政投入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联合执法,实施集中整治,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结合实际建立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让自然村都有专人进行村庄保洁。易门围绕主城区、城郊结合部和农村三方面重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加大对环境卫生死角的清理整治力度,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通海统筹安排县综合执法局、交警大队、住建局、公路养护段等相关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切实抓好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对各乡镇(街道)开展此项工作的督查力度。新平重点对县城区、各乡镇(街道)主要街道、村(居)委会驻地杂物乱放、乱丢、乱堆,占道经营,乱排污水,饭馆、公厕、绿化带、村庄周边环境卫生差等情况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乡面貌。华宁组织发动干部职工和群众近1万人,对江华路、环湖路、澄华路及各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并派出督查组严格检查,对效果不达标的地点要求整治不停歇。

标本兼治

各地探索长效机制

“治标”的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治本”,力求破除“发现有问题—整改见成效—放松又反弹”的怪圈。

红塔区初步形成了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峨山县成立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局,协调指导各乡镇(街道)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进一步理顺城乡人居环境管理执法机制,增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澄江以此次整治行动为契机,结合实际建立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元江将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常态化,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环境整治要靠大家齐动手,只有人人参与其中,共同维护,人居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通过整治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整治行动增强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调动起了城乡群众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城乡环境的积极性。

明确责任

监督促进行动加速

对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纪律检查中发现的慵懒散拖等“为官不为”问题,我市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各地最脏、最乱、最差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最”问题,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通报,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及各县区电视台进行暗访曝光。各地纪委监察部门和各督查组采取定期不定期、随机抽查、书面检查、跟踪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切实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力、慵懒散拖、相互推脱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问责处理,确保了行动的严肃性。

某地垃圾成堆、卫生死角常年存在、环境卫生管理不善、垃圾清运不及时等一批具体问题曝光后,相关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组闻过则改,以曝光点为戒,正视问题,立行立改,及时组织开展清理整治,一批常年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早就盼着整治这个垃圾池了,只有环境好、卫生好,我们的生意才好做”“这段时间镇上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人员经常向我们宣传,让我们不要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在环境干净和经营秩序都好多了”“大家自觉支持配合整治农村集镇环境,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希望它能干干净净”“整治与不整治,真的不一样”……整治工作得到了各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获得了群众肯定。(记者 李晓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