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启动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4/08/19

沿湖群众舍家园护湖泊 党员干部接地气连民心

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启动

8月18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正式启动。

张祖林宣布工程启动并强调,全市各级要认真学习澄江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带着真心实意面对群众,细致入微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守护好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为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再立新功

抚仙湖退房还湖工作迈出坚实的一步。8月18日,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北岸生态湿地项目的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为深入实施“四退三还”开创了新路子、做出了好示范,将对抚仙湖的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出席并宣布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启动,市领导饶南湖、夏立洪、谢兴荣、黄宪庭、张玲、陈勇、吴建森、孙云鹏、郭亚钢等出席启动仪式。

“有老百姓对抚仙湖保护的真心真情,我们还有什么再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我要代表市委、市政府真挚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抚仙湖深切的爱,为抚仙湖保护做出了极大贡献。”张祖林在讲话中指出,长久居住在抚仙湖北岸的群众,他们以舍家园、护湖泊的情怀,搬离抚仙湖、走出村庄、走进城镇,逐步实现市民化。搬迁后,农村居民将转变为城镇居民,房屋由以前的无产权变成了有产权,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同时,又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水平。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澄江县各级干部深入细致地开展群众工作,他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为全市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全市各级要认真学习澄江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带着真心实意面对群众,细致入微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守护好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为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再立新功。

市委副书记、市长饶南湖致辞。她说,启动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迈出了抚仙湖核心保护区民房、企业搬迁的第一步,打开了新的工作局面。希望项目建设指挥部和澄江县继续保持和发扬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后续工作,组织好农房拆除,加快湿地建设;抚投公司要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群众如期住进新房。县镇两级要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妥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出行、医疗、就学等问题,真正实现“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退房还湖,保护好抚仙湖I类水质。

副市长孙云鹏主持启动仪式。澄江县领导、抚投公司负责人分别发言。

2013年,市委、市政府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突出探索湖泊治本之策,明确提出了以“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为核心的抚仙湖保护治理思路。

抚仙湖沿湖人口近18万,其中仅一级保护区外200米范围内的居民就达2.7万人。怎么退?这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深入调研、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我市以人口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北岸为突破口,于2013年9月11日启动了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建设。这一项目,成为市委、市政府从根本上扭转抚仙湖水质下滑趋势,举全市之力启动实施的“四退三还”支撑性项目,项目的实施是有效消减抚仙湖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负荷的关键举措。在市、县努力下,短短10个月,累计投资约3.76亿元的一期湿地完工,清退了700余亩农业用地,有效消减入湖污染负荷,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接着,搬迁工作紧张进行,在沿湖群众的理解支持下,各级干部迎难而上、合力攻坚,于今年7月31日全面完成了一期4个村民小组1498人的外迁工作,比预期时间提前了30天,取得了和谐搬迁的良好效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