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强力推进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网 2018/02/22

1_副本.jpg

通过临违建筑整治,孤山片区沙滩清爽整洁。

2_副本.jpg

禄充风景区旅游环境优异

3_副本.jpg

相关企业退出抚仙湖径流区后,在原地块种植果树。

下定铁的决心,拿出铁的措施,强化铁的责任,千方百计守住保持抚仙湖Ⅰ类水质这条红线。

去年12月4日,一场全民参与、全民有责的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百日攻坚战打响,政府部门守湖担责、企业单位守湖负责、广大民众守湖尽责,各方责任人聚焦当前抚仙湖保护治理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一项项落实整改,加快补齐生态短板、提升湖泊保护水平,确保抚仙湖水长清。

山湖同保  整治径流区工矿企业隐患

要使一湖清水持续向好,环湖“生态圈”建设必须抓紧抓牢。为此,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着力抓好山体生态修复,责任单位澄江县工信局加大对抚仙湖径流区外的磷化工企业环保监管力度,对径流区内已搬迁的2家磷化工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同时抓紧开展流域采砂石场、磷石膏渣场、裸露的磷矿山和废弃的矿区开采迹地生态修复工作。

“县工信局成立了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小组,挂图作战,严格排查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该局副局长李家元介绍,县工信局联合县环保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到东溪哨工业园区天辰、华业、金龙、龙凤、冶钢、盘虎、志成和广龙等公司,检查环境污染治理、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磷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黄磷尾气、磷炉渣“三废”利用情况。

“经现场查看,这些企业环保设施均在运行,监测数据均能达到环评要求,生产污水封闭循环使用不外排。但同时也查出了部分企业磷矿渣露天堆放量较大,存在污染隐患,以及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李家元说。针对这些问题,雷霆行动小组督促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整改,确保达标排放。

雷霆行动期间,县内的澄江县西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澄江吉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澄江冶钢集团水泥有限公司3户水泥生产企业加快退出抚仙湖径流区步伐。经测算,3户水泥生产企业退出抚仙湖径流区需要补偿资金约2300万元(不含土地收储),提前退出的西浦水泥公司已补偿852万元。

在龙街街道西龙潭后龙洞旁的澄江县西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该水泥公司粉磨站的生产设施及建筑物均已拆除,包括堆料大棚和水泥包装车间、3个水泥库、6个原料库。

相比水泥生产公司,磷化工企业退出抚仙湖径流区的时间更早。2008年,位于右所镇大坡头村的云南澄江县德安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澄江承坤磷化工厂就已按照环保要求停产拆除。这两户磷化工企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原产能上万吨。

径流区内原开设的采砂石场和磷化工企业虽已关停,但开采区山体破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修复滞后。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百日攻坚战打响以后,这一问题列入了责任清单并得到解决。近日,记者在县工信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德安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原本循环池的地块已经完成填埋和回土。该企业迹地修复于2月展开,目前生态修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磷化工企业遗留的环保问题除本身迹地外,还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和磷矿渣。记者随后走访了代村河上游大坡头的2处磷石膏堆场和1处磷矿渣堆场,一排排矮矮的小树和花草相互掩映,堆场虽然依旧空旷,却焕发着生机。在磷石膏堆场治理工程开展以前,这3个堆放点露天堆放磷石膏存量达36.4万立方米共91万吨,磷矿渣存量约424.4万立方米共933.6万吨。

“代村河地处抚仙湖东北岸,磷石膏会随着雨水进入抚仙湖,污染隐患突出。”县工信局工作人员指着堆场解释道。2014年依托抚仙湖“十二五”规划项目代村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了磷石膏堆场恢复治理工程,采取土工聚合粘土、高密度聚乙烯防渗层、堆场顶层及边坡坡面覆土绿化处理。工程于2017年3月完成竣工验收。通过工程治理,削减抚仙湖污染负荷,改善入湖水质,每年减少总磷污染60.09吨。

“在已完成工程的基础上,此次雷霆行动我们重点加强磷石膏及磷矿渣堆场的管护,开展磷石膏堆场边坡修复和堆场沉降监测工作,同时对磷石膏堆场治理工程进行绩效评价,开展磷石膏及磷矿渣堆场磷流失控制工程水环境检测。”县工信局工作人员说。

“谁污染谁治理”,部分退出矿区未采取统一的工程治理,生态恢复治理由企业自行承担。在龙街街道办事处尖山社区干冲村的原新景观页岩砖厂,40亩复耕地上种满了无花果、芦柑、西番莲等果树苗。“先试种看看哪种能成气候,打算在这开个果园和农家乐。”记者到达时,老板张云辉正在查看果树苗生长情况。

去年9月份砖厂关停后,张云辉对该地块进行了恢复治理,同时迅速转换思路,发展生态产业。“通往景区的新路要经过我这块地,只要我的农家乐打造得好,生意应该会不错。”张云辉说,“既符合产业政策,又保护了母亲湖,一举两得。”

城湖相融  整治保护区内临违建筑隐患

通过雷霆行动排查,抚仙湖沿湖部分村组居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致使一级保护区内临违建筑反弹,一些村组新增大量违规违法民房建筑。径流区共排查出各类违规建筑682宗、占地约4.7万平方米。

临违建筑涉及村民自身利益,清除阻力大,监管部门和执法机关依然迎难而上。按照雷霆行动相关要求,拆临拆违要拆彻底,110米生态红线内的宾馆饭店必须限期拆除,沿湖周边的临违建筑要抓紧推进拆除工作,依法依规去存量控增量,实现临违建筑“零增长”,并同步做好拆除以后的生态恢复工作。

借着雷霆行动之势,孤山片区临湖村落进一步实现常态化管控,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的临违建筑在此次行动中全部拆除,占地3.5亩的世外桃源农家乐就是其中一处。

记者来到世外桃源所在的湖边,负责人李芳正在收拾余下的桌子、帐篷等杂物。退出之前,李芳一家在此经营帐篷式餐厅、喝茶的亭子、游船等餐饮休闲方式长达10年,由于形式新颖,价格公道,慢慢积累了顾客,近几年每年约有20万元的收入。

在得知要退出经营后,李芳一家积极支持,收了船,拆了帐篷,停了营业。然而这意味着全家失业,今后如何谋生呢?

“以后就只能打打零工了。”李芳眼下这样打算,“为了保护好这湖清水,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精力,我们民众有所牺牲和付出也是应该的。”

抚仙湖金滩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则拆除了沙滩上用简易棚子搭建的3间泳衣售卖商店,以及4个流动卫生间,如今举目望去沙滩清爽整洁。“Ⅰ类水质太珍贵啦,爱护抚仙湖,我们责无旁贷。”负责人黄太权告诉记者,除了美化沙滩环境,公司经营的船只都会提供袋子收集垃圾,并叮嘱游客不能把垃圾投到水里。

“2017年,孤山片区大约拆除临违建筑5000平方米,制止突出性临违建筑建盖70余起。”孤山管委会工作人员黎亚林告诉记者,管委会成立后,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有力查处,临违建筑增量得到有效控制。

产湖俱兴  实施旅游行业综合整治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禄充风景区,这里白墙青砖整齐美观,旅游环境清新有序,景区正以越来越规范的行业秩序迎接八方游客。

禄充风景区由于景区与居民区混合,过去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难度较大。景区管委会近年来加强旅游市场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现今禄充旅游发展一天比一天健康。

“平时已形成常态化监管,所以此次雷霆行动我们主要是巩固、提高和加强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禄充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李勇表示。

管委会联合公安、旅游、发改、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联合执法工作,对景区拉客、喊客、宰客等问题进行集中处理整改。同时,强化对旅游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加强相关服务行业的价格监督检查,要求所有经营户明码标价,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景区旅游形象。

与此同时,禄充风景区管委会在雷霆行动期间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大型宾馆酒店、停车场经营户召开景区宾馆酒店规范化管理培训会,要求经营户对照责任清单,加强酒店停车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管理工作,做到明码标价,并注意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洁。

“通过这些整治行动的开展,近年来禄充风景区因旅游消费引发的矛盾和投诉明显减少。”李勇告诉记者,竞争环境的优化为景区营造出健康、有序的旅游氛围。

在规范经营的同时,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安全标识标牌按照景区风格统一安装,旅游厕所得到改造修缮,智慧景区正在部署打造……

禄充片区共有260多户餐饮酒店经营户,其中一级保护区内有60多家,二级保护区内有200多家,这些经营户都按照雷霆行动要求做了停业整改,目前整改达标的已经恢复经营。

借着雷霆行动的东风,禄充风景区离湖最近的一排景观房被关停,记者看到昔日经营餐饮小吃的景观房全部贴上了封条。李勇告诉记者,这里将打造成景观长廊,用以展现禄充文化风采,增加游客休闲空间。

“澄江旅游缘起于抚仙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水资源,旅游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首先确保抚仙湖水长清。”澄江县旅发局局长李艳波表示,此次雷霆行动中,通过对餐饮住宿业的整顿和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进一步优化了旅游环境,进而增强澄江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会为抚仙湖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奠定基础。“总体来说,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为澄江旅游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优质的发展环境。”李艳波说。(玉溪日报记者 马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