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玉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新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全力加快旅游产业建设步伐,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提升旅游文化影响力,保障旅游市场健康有序,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亮点频现,有力促进了全市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亮点一: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6年,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召开后,我市及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先后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组会议、旅游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议等七次市级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调整充实了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组,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了旅游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并下发了《玉溪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玉溪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玉溪市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三年(2015年—2017年)行动方案》和《玉溪市推进旅游产业重点工作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亮点二:
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稳中有进
去年,玉溪旅游发展坚持把项目作为主要抓手,加快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步伐。2016年纳入省市旅游统计的重大旅游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2.22亿元,同比增长74%。另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了中旅总社云南有限公司投建抚仙湖山地公园,雪域飞鹰航空运动俱乐部在澄江县投资航空旅游营地建设项目,重庆美丽乡村营销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戛洒·中国冬季养生避寒度假花腰傣风情小镇”,云南建投集团在元江投建中国国际度假区。
亮点三: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2016年,玉溪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一是开展创建活动。开展了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省级初审,待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定;推荐上报了澄江县、新平县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此外,红塔区、通海县被评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红塔工业旅游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二是加大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玉溪游客中心投入营运,全市游客休息站点、旅游标识系统、绿道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完成了52座旅游厕所新建及改扩建任务,旅游厕所建设开工率、完工率均位居全省第一。三是加大乡村旅游建设以及旅游扶贫力度,推进了13个特色旅游村寨建设,新平等旅游热点地区的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70%左右。
亮点四:
旅游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去年,玉溪旅游宣传充分利用传统营销手段,并结合媒体和玉溪旅游网、玉溪旅游微信及智慧旅游平台等进行宣传。同时,玉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还组织各县区旅游部门和企业到武汉、长沙等地集中推介玉溪夏季避暑休闲和冬季避寒养生旅游产品;在昆明长水机场、大理火车站和出入滇公路干线投放玉溪旅游形象广告;开行昆明至广州“玉溪号”文化旅游列车,并套跑玉溪,成为云南省首个冠名列车套跑本地区的州市;利用对外推介平台,通过上海国际旅交会、北方旅交会、海峡旅游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推介我市旅游产品。此外,玉溪旅游宣传还借助节庆、赛事进行。去年,成功举办了抚仙湖嘉年华、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玉溪米线节、新平花街节等活动,让玉溪旅游更加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国庆节期间,元江梯田人家“喍奢扎”活动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及北京卫视《北京您早》栏目播出。
亮点五:
旅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2016年,玉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强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并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整治。先后开展星级饭店、旅行社和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创评、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旅游安全检查力度,严格市场监管,狠抓旅游安全管理;扎实开展禄充等景区旅游环境整治,抚仙湖非机动船只水上旅游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而在旅游投诉工作方面,保持着投诉渠道畅通,确保所有投诉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