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陶、铜、银、刺绣等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为文创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以几何速度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链加速重构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华宁七彩虹窑、峨山慧玉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着力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将文创产品发布到淘宝网、微信商城等电商平台,不断提高产值、增加销量。
近年来,我市重视文创人才培养,着力挖掘工艺美术人才,带动文创产业发展。推荐我市刺绣高手参加首届“云南民族民间刺绣高手”评选活动。推荐我市工艺大师参加“云南省第二届石雕工艺大师”评选,其中解智达被评为云南省石雕工艺大师。组织玉溪市四家刺绣布艺企业负责人参加云南多民族染织刺绣布艺品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积极做好第三批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云岭首席技师”的推荐申报工作,推荐省级工艺大师李自轩、丁勇参加遴选。在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第七届大师联谊会上,马维凯、郭祥、张继文获评“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2015年度领军人物”。组织开展第三届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申报工作,玉溪市共有14名大师参与评选,经过选拔,通海县丁勇、江川区陆培兴等12人获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组织工艺美术师参加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十届“工美杯”精品评选,大师展区陆培兴、杨攀林的作品获得银奖。普通展区郭祥、付云龙的作品获得金奖,戴斌、钱映花的作品获得银奖,王晓春的作品获得铜奖。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1人、市级民族民间工艺师104人、云岭首席技师1人。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夯实文创产业发展基础。易门滇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初步完成园区总体规划,投入2800多万元完成生产线技改扩建和入园道路建设,被省文产办列入全省十个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园区。新平县民族文化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园区标识系统和绿化美化工程于7月底完工,拟入驻企业150家,其中文化企业80家,目前共入驻企业74家,其中文化企业34家。华宁陶文化产业园区将调整完善园区规划布局,把“冲麦片区”纳入华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使华宁工业园区发展为“一园五片区”,引进的4家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碗窑村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项目前期建设深入推进,已完成项目30%的进度。玉溪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电力配电工程完工,产品实验窑炉正在开展测试,已完成一次两炉试烧。江川铜产业园区主体建设正在准备中,现在进行施工现场的维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市陶瓷产值约为6.36亿元,已有制陶在册企业、工商户共99户,从业人员7510人。江川青铜产业产值约为1亿元,有加工户75户,从业人员421人。通海银饰产业产值约1.6亿元,有企业42户,从业人员300多人。峨山刺绣总产值70万元,有企业、个体户2户,从业人员200多人。
做好资金申报、下拨、管理工作,保障文创产业发展。开展云南省文化企业贷款担保补助企业推荐工作,向省财政推荐项目共计15个,申请贷款担保补助资金3875万元,争取到第一批省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两个项目185万元。
做好展会组织工作,引导文化企业“走出去”。承办“云南周末文博会·玉溪专场”,组织105家包括文创、农特产品、小吃的企业和两个民族歌舞演出团队参展。活动围绕玉溪文化特色定位,突出专业化、实效化、精品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不仅向省内外游客展示了玉溪本土独具特色的“金木土石布”等民族民间工艺精品,也进一步宣传了“一地四乡·幸福玉溪”的城市文化名片,扩大了玉溪与各地文创行业的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展会销售总额约为63万元,签订订单额约8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