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面对国内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影响,我市紧紧抓住旅游强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及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和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文化旅游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文化产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部门围绕玉溪丰富的文化资源,理清发展思路,组织编写了《玉溪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经市政府批准下发;完成《玉溪发展铜文化产业(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玉溪发展陶瓷文化产业(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等编制、评审工作。按照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金、木、土、石、布”重点布局,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企业主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骨干文化企业脱颖而出。
在陶瓷产业方面,到2014年12月,全市陶瓷企业总户数为90户,带动解决城乡劳动就业人口6269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9月,全市陶瓷文化产业实现产值17.63亿元,实现利税5491万元。在刺绣方面,我市已形成有刺绣骨干300多人,3000多人积极参与的老中青少、家族传承与邻里传承结合的传习队伍。在铜工艺方面,今年1至10月,江川县手工作坊铜器加工户已达69户,从业人员达401人,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在银制品方面,通海县形成以孔雀银楼为龙头的一批制银企业。其中,银饰企业(民间银铺)从2011年的2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41家,从业人员从100多人发展到360多人,到2014年产值已达2.5亿元。其他工艺品业107户,从业人员494人,2015年上半年产值达5980万元。通海通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文化骨干企业逐步壮大。
在园区建设上,易门滇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平民族文化产业园、华宁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其中,滇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省文产办列入全省十个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园区。
同时,我市文化产业部门加强招商引资和人才建设培养等工作,充分利用文博会、文化产业推介会等各种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壮大。2011年以来,在市文产办牵头协调下,各县区文产办通过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先后邀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等专家、学者,重点对华宁工艺美术制陶、通海银饰品工艺开发、江川铜制品开发、新平花腰傣刺绣等进行培训,有效加强了全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市文产办组织50余名文化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到昆明、上海学习培训,提高了民族民间工艺师的研发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目前全市有市政府表彰命名的市级民族民间工艺师60人,优秀民间艺人43人;产生18名本土省级工艺师,加上引进的大师,形成了21人的省级大师团队,夯实了玉溪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根基。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面对持续稳定发展的文化产业,为充分发挥文化的旅游功能,充实旅游的文化内涵,“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推进旅游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通过建立旅游重大(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跟踪督查制度和定期不定期报告制度、旅游重大项目目标考核责任制度等,加强对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和协调服务,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在完成《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旅游发展控制规划》等编制的同时,完成了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休闲度假旅游线、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旅游线、易(易门)红(红塔区)华(华宁)特色生态旅游线等三条旅游线路规划初稿,以及《元江红河谷哈尼云海梯田旅游环线规划》、《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玉溪行动计划》等专项规划。同时,启动了红塔古镇、仙湖古镇、哀牢小镇前期工作,推进通海秀山、元江高桥、澄江禄充等传统旅游景区提升改造,“一核两翼”总体布局不断优化完善。
在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我市的太阳山·希尔顿酒店、湖畔圣水·悦椿酒店、樱花谷、寒武纪乐园等26个重大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8.12亿元。特别是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澄江寒武纪乐园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同时,悦椿酒店和希尔顿酒店的建成运营,标志着我市酒店业正向品牌化道路发展。
目前,全市已建成旅游景区(点)72个,旅游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产业在拉动就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在区域合作方面,我市加强与昆明、红河、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的联合营销,共同打造了昆(昆明)—玉(玉溪)—红(红河)生态观光自驾游和昆(昆明)—玉(玉溪)—洱(普洱)—纳(西双版纳)民族文化旅游等旅游线路产品。而在“互联网+旅游”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创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模式,培育潜在的旅游市场,玉溪的客源地由昆明、曲靖、红河等省内客源市场,向川、渝、黔、桂等省外新兴客源市场和长三角、珠三角潜在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从2010年的2639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5100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从2010年的1164.1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192.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40.5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25.94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28%、13.57%和25.71%。在这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21341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8748.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47.77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到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亿元发展目标。(记者 顾世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