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碗窑村是华宁陶的发源地,也是华宁陶的主要生产来源地。一直以来,碗窑村村民大部分以烧陶和制陶为生。近年来,华宁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强陶文化,做大陶产业”的总体部署要求,出台加快推进华宁陶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陶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陶瓷产业健康发展。
如今的碗窑村里,大大小小的制陶企业、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华宁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蝴蝶效应”明显,因华宁陶衍生的制陶和文化旅游产业也在此逐渐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县各类制陶企业(工商户)增至近60户,从业人员1700多人,累计完成陶年产值5.0277亿元。
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华宁陶发源地宁州街道上村社区碗窑村,看到村庄道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新建的陶瓷产品交易中心和陶瓷文化展示中心正在施工建设。
在碗窑村“龙窑民族陶艺坊”里,57岁的汪霄洪正拿着毛刷给刚烧好的陶器毛胚去灰,他的妻子在一旁认真上着釉水。“过去当保安的时候,每月只有400多元的收入。现在,每年做陶的纯收入就有3—5万元。”汪霄洪告诉记者,从2013年做陶至今,他们一家人不仅收入增加了,住进了120平米的新房,还买了一辆新车,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他看来,县委、县政府对华宁陶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不仅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生存问题,也让大多数和他一样的民间手工艺人重拾文化自信,把家传的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龙窑民族陶艺坊”是碗窑村仅存的一条龙窑。过去,汪霄洪采用传统柴煤混烧的方式烧制陶器。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县委、县政府只能通过限制烧窑次数的方式对这种传统工艺进行传承。因此,这种传统工艺仅在节庆日或有观赏性烧制需求的时候才能见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气窑的烧制方法。
“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对于民间手艺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华宁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告诉记者,为了推动华宁制陶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从2011年至2016年,华宁县加大扶持力度,共争取小微陶瓷补助经费110万元,涉及项目29个,及时帮助各小微制陶企业解决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及时购买了设备,扩大了产能,也为大学生创业和小微企业孵化搭建了平台。
期间,华宁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强陶文化、做大陶产业”的部署要求,提出了以“工艺陶打造名片,提高华宁陶知名度,以建筑陶、日用生活陶扩量提质,做大体量”的华宁陶产业发展思路和“以华宁陶为主体,木、石、布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并成立陶瓷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华宁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成立了华宁陶瓷协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手段合力推动华宁陶发展。
据了解,从2014年至今,全县制陶企业(作坊)由29户增加到近60户,年产值由2000万元增至5.0277亿元,全县文化产业占GDP比重预计为4.1%,华宁陶产业发展迎来了华丽的转身。目前,全县已有8名省级大师(其中2人为省级陶瓷大师和工艺美术双大师),其中本地培养6名、直接引进省外大师2名。8名大师在华宁的工作室都已经建成投产,成为华宁陶对外交流的文化高地。
碗窑村的传承与发展
“碗窑村保护开发项目还是推进得太慢了。”华宁县委书记黄云鹍告诉记者,他随市委主要领导到建水紫陶街考察后,越发感受到了加快陶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性。
据了解,华宁县在碗窑村实施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项目,并整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投资实施特色村落改造建设,通过实施特色民居和陶艺文化传习馆改造、修缮供奉华宁陶祖车鹏的慈云寺、新建陶瓷产品交易中心和陶瓷文化展示中心等,实现对传统陶文化的保护,使碗窑村成为以陶文化为主的特色旅游传统村落。在精雕碗窑村特色文化元素的同时,还将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让游客入村后可以领略传统陶艺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未来的碗窑村,不仅每条路、每面墙都有文化附着,同时,还将发展成为集陶文化传播、陶产品展示、游客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华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刚说。
为不断提升华宁陶产业软实力,华宁县积极开展非遗申报和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工作。目前,华宁县已通过“华宁陶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华宁陶”玉溪市知名商标也通过审核认定。今年,华宁县已启动了“华宁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华宁陶”云南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华宁县组织实施华宁陶艺人才100人培养计划,在办好职中陶艺中专的前提下,选送34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到景德镇学习。同时,选送高端优秀陶艺人才17人到景德镇开展交流培训,为先进制陶技术和人才引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为进一步夯实华宁陶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华宁县积极向上争取陶瓷产业发展资金2490万元,组织实施项目约70个,并深入推进“三园一村”项目建设,加快华宁陶产业发展布局。目前,碗窑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莲花陶瓷片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华宁陶文化创意园区已完成项目进度的50%;华宁陶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了土地征用收储、城关红砖厂关停和投资开发方案编制工作,正在组织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此外,华宁陶瓷建材园区规划占地1.34平方公里,目前已引入宝宁陶业、泉乡陶业、长新新型建材、美亿家砖业、永清陶业等陶瓷建材企业,各企业已经顺利建成投产,泉乡陶业、长新新型建材二期扩建工程已经组织施工。
同时,华宁县以文博会为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知名文博会,不断提高华宁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在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华宁陶作品荣获了“国艺杯”金奖;在江苏扬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华宁陶连续两年获得百花奖银奖;在新加坡“春到河畔”工艺品展期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临华宁陶展位参观,新加坡国家电视台专题报道华宁陶产品。
“通过一系列措施,华宁陶在产业发展、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李军说,下一步,华宁县文化产业发展将继续以华宁陶为重点,不断加快“三园一区”项目推进,继续做好陶产业发展基础性工作,并不断加大华宁陶产业的宣传力度,让古老的华宁陶在玉溪土地上不断绽放千年的华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