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魅力玉溪如何引来八方客

2020年09月21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 2015/05/06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我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假期三天全市共接待游客52.44万人次、同比增11.37%;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同比增24.61%。其中,抚仙湖旅游呈现井喷现象,三天共接待游客达114800人次、同比增57.7%。

事实上,今年入春以来玉溪旅游就步入旺季。随着自驾游的快速发展,玉溪旅游在方圆300公里范围内都深受游客青睐,小长假游、周末游均呈现火爆局面。

玉溪旅游热,缘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始终坚持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随着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步伐加快,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出市委政府推动、市县联动、政府民间互动的良好格局。

抓住机遇

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玉溪拥有抚仙湖、哀牢山、帽天山、李家山、秀山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又地处滇中、毗邻昆明,处在昆曼大通道、泛亚铁路东线与中线的交会处,区位优势明显。一带一路战略的确定,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建设等机遇,为玉溪圈定了旅游大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旅游产业新支柱,推动旅游与生态、文化、城乡建设融合发展。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市旅游、文化部门快速行动起来,找准玉溪的优势特点,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模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抚仙湖是滇中旅游文化资源的核心,是玉溪旅游文化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湖岸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提高了准入门槛,加大了优质项目的推进力度,使抚仙湖呈现出龙头舞动、产业兴旺的大好局面。继成功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悦榕庄旗下悦春酒店落户澄江抚仙湖畔后,2015年5月1日,希尔顿酒店又在抚仙湖东北岸的老鹰地盛大开业。这是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首次入驻云南,酒店将于6月初正式对外营业。希尔顿酒店是世界最大、最知名的酒店品牌,它的进入及正式营业,对提升抚仙湖酒店服务品质,使之与国际高端酒店品牌、高端客源接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引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基础上,我市持续推进“一核两翼”产业布局的升级,着重抓好中心城区旅游核心区、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旅游区、哀牢山—红河谷旅游区为代表的核心旅游区的建设,实现大景区化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主要景区、景点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夯实基础

加快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在加强统筹、规划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配套性服务,更好地引导经营性旅游产品的开发。

便捷的交通是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加快了晋红、晋江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昆明至玉溪生态观光自驾游创造更便捷的交通条件;加快三湖旅游环线、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旅游线、易(易门)红(红塔区)华(华宁)特色生态旅游线等三条旅游线路的建设,以及乡村旅游通道的建设,使玉溪尽快建成境内贯通、对外连续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国际高端度假酒店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除国际顶尖的希尔顿酒店落户澄江外,红塔区玉水金岸大酒店主体工程已完工;新平、元江等地的五星级酒店建设项目也在顺利推进。

我市还加快了拳头型旅游产品的建设步伐,推进寒武纪乐园、时光栈道、三个古村落建设及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不断完善结构、提升品质,努力改善玉溪旅游的基础条件,提升服务能力。随着各个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为玉溪旅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渗透

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在发挥好旅游大项目引领、带动、辐射作用的同时,我市高度重视推进旅游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的相互渗透、互动发展。

在澄江等沿湖县区,近年来加快了以蓝莓、荷藕、景观苗木等为主打产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好抚仙湖的同时在湖泊径流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在哀牢山—红河谷区域,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开发以褚橙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及生态观光旅游。全市还以创卫、美丽乡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推手,加大城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及城乡的统筹发展,旅游城市、旅游城镇、旅游乡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玉溪旅游作为目的地不再局限于个别景区或城镇,而是辐射到玉溪的大部分区域。全市涌现了一批以红塔区黄草坝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典型,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美食文化等诸多因素得到较好结合的哀牢山—红河谷旅游核心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和高度。

我市还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一大批具有新业态特征的旅游产品。随着各个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有利于推动我市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及更多样的产品复合形式转变,以适应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

挖掘特色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事业

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同时还是云烟之乡、花灯之乡、高原水乡。玉溪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古滇国文化、秀山文化、红塔文化、花腰傣文化等历史久远、特色鲜明,还拥有帽天山古生物化石。近年来,玉溪高度重视文化特色的挖掘,以文化建设为内涵,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事业。

2009年以来,玉溪坚持举办聂耳音乐(合唱)周等活动,弘扬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为玉溪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全国楹联文化市创建等为突破,全面促进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特色产业的培植,华宁陶、江川铜均已成为产值上2亿元的特色产业;各种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亮点频现,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旅游文化产品逐渐丰富的基础上,我市采取新的方式和手段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利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广泛持续地对玉溪旅游形象、产品进行推广,向省内外旅游客源地高效推介玉溪,把玉溪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点、优势、服务向广大游客宣传。

今年6月,我市还将全面启动智慧旅游体系,实现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智慧体验功能,同时以智慧玉溪相关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重点做好以川、渝、黔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的开发。同时,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严厉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八方宾客。

随着旅游产品供给的进一步丰富,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多个领域的消费需求,旅游拉动效应明显。整个“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9.3万人次,同比增13.15%,实现收入0.53亿元,同比增20.71%;接待一日游游客43.14万人次,同比增10.99%,实现收入1.47亿,同比增26.09%。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