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
文艺工作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是玉溪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我市如何加强文艺工作?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根本方向如何把握?工作任务是什么?有哪些措施来保障文艺工作的开展?记者结合近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玉溪市委关于加强文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您解读。
一个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玉溪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文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内在动力、广阔空间。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文艺事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打造聂耳文化品牌,推进文化玉溪建设,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文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
为更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文艺事业的发展目标,是要通过努力,促进全市上下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形成高度统一的文化自信;文艺创作生产全面繁荣,一大批精品力作得以涌现,更多优秀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打造一批惠民文艺品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力度加大,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更加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造就一批文艺名家和领军人物,有更多的人才入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工程;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组织网络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
两个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让人民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让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调。同时,把握人民对文艺作品质量、品位、风格的期盼,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造,生产更多优秀作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艺创作生产过程中,要自觉担当弘扬中国精神的神圣职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人们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作为创作和文化活动的主旋律,应时刻贯穿每场活动、每件作品,讴歌民族英雄,倾诉国家情怀,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深入挖掘玉溪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八项任务
加强文艺基础设施和文艺阵地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文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玉溪文学艺术馆、玉溪美术馆、玉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等一批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改善文艺单位发展的设施条件。建好用好青少年宫、文化广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等各类文艺阵地,让优秀文艺作品走进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类文艺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全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组织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特点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精品佳作。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艺创作优势,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气派、玉溪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和媒体文艺栏目节目。规划建立一批文艺创作基地,扶持一批实力强大的文艺创作团队、一批有特色的地方创作群体、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文艺品牌,努力提升玉溪文艺影响力。
努力推动基层群众文艺全面繁荣。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引导业余文艺社团、民间剧团、老年大学及青少年文艺群体等广泛开展文艺创作和文化服务活动。打造文化惠民品牌,持续开展“送欢乐·下基层”、“送文化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活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主题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等的建设水平,培育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形态。
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工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贯穿到课堂教学和文艺评论实践各环节。成立玉溪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建设高水平文艺理论评论队伍,扶持重点文艺评论力量,加强艺术科研机构、艺术学科规划和高校文艺理论专业建设。办好文艺理论评论报刊、网站,拓展文艺理论评论传播有效途径。加强玉溪文艺研究推介,扩大玉溪文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引领网络文艺健康发展。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等新兴文艺类型的有序发展,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此外,要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优势,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并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促进网络文艺绿色健康,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
大力推动优秀作品对外传播。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文化艺术合作交流计划,打造文化艺术交流品牌,提升玉溪文艺影响力。编创具有本地特色的优秀花灯剧、滇剧和地方特色民族歌舞剧目,展示玉溪的独特魅力。利用国际国内、政府民间多种渠道和平台,拓展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推介玉溪优秀文艺作品。
加快建设德艺双馨文艺队伍。推进“云岭文化名家工程”和“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造就一批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组织实施玉溪市“十百千万”文艺人才工程,争取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培养造就十名省级重点文艺家、百名市级文艺领军人物、千名县级文艺创作骨干、万名文艺活动积极分子,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实力强大的文艺创作队伍。
加强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管理工作。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扩大文艺工作覆盖面,做好各类文化工作室、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
四大保障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文艺工作的组织领导,就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提高创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各级政府要把文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本地区支持文艺发展具体措施,不断加大文艺事业投入力度。
深化文艺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健全和完善玉溪文艺发展机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同时,落实和完善对文化单位的配套改革政策,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加大对文艺工作的扶持力度,就要加大对文艺事业和文艺创作的投入,落实好四届市委第107次常委会精神,从2016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的创作扶持,以后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获奖数量适度增加;如遇国家级重大奖项,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扶持;各县区也要设立文艺创作专项资金,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投入,加强对评论、宣传和推广的保障。
文联和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保障力度不可小,各级党委、政府在组织建设、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人才队伍、阵地建设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文联及文艺家协会要加强自身建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改进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和工作手段,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记者 胡倩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