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这样开展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玉溪网 2018/01/19

一个国家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日前,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对做好新时代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结合我市明确的各项工作,记者为您解读。

深入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使其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加深理性认同和实践自觉,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

着力抓好宣传教育。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好清明祭英烈、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活动,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一路两高四园多点”宣传阵地优势,把具有我市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的公益广告“亮出来”“播出去”,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进“四德”教育建设。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新人”为目标,大力实施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把“四德”教育建设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切实提升广大市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形成崇德向善、孝亲敬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抓好实践养成。注重从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抓起,深入开展家规家训、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教育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实践中升华。同时,抓好制度落实,逐步完善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和规范,鼓励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约束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

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

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格局。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用中国梦引领未成年人的人生航向,让在和平年代成长的孩子们牢记祖国历史,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强化立德树人工作,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育,激发未成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校园育人,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重点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家庭育人,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的家教方式,打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强化实践育人,深入开展“美德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交叉检查和开展少年宫才艺大赛,促进我市已建成的5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管理和活动开展,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按照每个乡镇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要求,争取年内实现尚未覆盖的7个乡镇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覆盖。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以净化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深入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是第四批云南省文明城市测评验收年,我市明确提出要确保2018年成功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为2020年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打下坚实基础。市文明办将认真落实好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学习外地先进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玉溪实际努力推进我市云南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玉溪市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工作2018年度考核办法》,认真进行查缺补漏,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项工作。红塔区将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坚持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提升并重,城市环境优化和群众文明提升同步,把创建过程变成提高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过程。澄江县将把城市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改、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大综合治理和文明引导,力争夺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新平、易门和峨山将在不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其他县区将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确保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是我市评选第九批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测评验收年和第一批文明校园的初始年,市文明办将组织开展复查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单位(部门)坚决采取“摘帽”处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领域、新途径,不断推动创建活动向新经济社会组织延伸,向外来人口辐射,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创建活动工作机制,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树立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抓好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围绕讲文明、树新风,广泛开展文明社会风尚行动,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礼貌、和睦友善、守望相助的文明新风。倡导文明出行,引导市民从小事做起,规范文明行为。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引导市民文明用餐、节俭用餐。抓好企业、公共服务领域和学校等重点领域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完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和诚信“红黑榜”制度,全面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深入开展“文明旅游”行动,加大《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市内带头维护玉溪文明形象,市外自觉树好文明公民形象。

深入开展先进人物学习宣传活动

讲好榜样故事。认真组织开展好“文明讲堂”和“德耀中华?善行玉溪”道德模范、“玉溪好人”等巡演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玉汝于成、溪达四海”的玉溪精神,让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带动市民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践行模范精神。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把崇尚先进人物、学习先进人物与加强道德修养、开展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以更高的道德标准对待社会、对待工作、对待家庭。通过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激励全市干部职工修身律己、锤炼品格,把良好道德操守体现到日常工作、学习之中。

树立价值导向。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给予先进典型崇高的社会礼遇,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通过加强舆论引导,旗帜鲜明捍卫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有力批驳诋毁英雄、消解崇高的错误言论,切实维护先进人物的荣誉和形象。

深入实施志愿服务工程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职人员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蝴蝶微心愿”“小桔灯夜校”“仙湖卫士”等社会急缺、群众期盼、雪中送炭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让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为广大市民的一种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

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网络,依托市、县区志愿者协会,乡镇(街道)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村)志愿服务队、市级九支专业志愿服务队,通过玉溪志愿者网,建立经常性、社会化的志愿者招募机制,建立来源广泛、数量充足、贴近需求的通用志愿者队伍和专业志愿者队伍。

大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志愿服务队伍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转变,建立全市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加大经费支持,完善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扶持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慰问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要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大“直过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加大文化实施建设力度,贯彻好《玉溪市“聂耳音乐之都”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抓好以“聂耳音乐合唱周”为重点的各类活动,稳步推进“文化广播影视传媒中心”、三座高山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好我市境内的帽天山古生物文化、古滇文化和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文化,以及聂耳文化等资源,把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通过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增加文化产业吸纳就业的人口数,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服务全市稳增长、调结构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玉溪日报记者 夏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