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市政府各级承办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提高办理质量,突出解决一批涉及面广、关乎民生、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的重点建议,市政府办理情况如下:
一、主要做法
办理重点建议是新形势下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制度、探索办理方式、提高解决率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检验市政府系统办理工作水平的一面镜子。为突出解决一批涉及面广、关乎民生、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的重点建议交由市政府办理。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认真办理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重点建议的通知》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目前,重点建议已办理完毕,建议所提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积极推进和落实,成效明显,代表对重点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重点建议办理工作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领办,秘书长负总责,市政府目督办总牵头、总协调,切实搞好服务、抓好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在3月14日召开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交办会上,市政府对做好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加大督办力度,确保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得到落实,5月20日,市政府目督办与市人大人事委对重点建议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明确了办理要求;6月20日,市政府目督办根据办理工作进展情况,下发了督办通知,督促各部门要高标准、高水平尽快完成重点建议办理。
(二)加强协调,讲求实效。各承办单位针对重点建议反映的问题,认真领会代表意图,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建议的落实。收到重点建议督查通知后,各承办单位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办理过程中,把建议办理与本部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方案,严格程序规范,加强统筹协调,做到主办单位认真牵头负责,协办单位积极协同配合。除组织开展调研、面商活动外,针对代表建议所提问题,部门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进行现场专题调研,摸清第一手情况,力求使工作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三)督办有力,跟踪问效。为认真落实市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的要求,市政府目督办将重点建议分解送达各位副市长,同时与各对口副秘书长、各秘书处室建立互通互联机制,适时掌握办理工作动态,共同督促各承办单位落实重点建议办理,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指导服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办理中,市政府目督办及时与市人大人事委沟通配合,开展经常性的跟踪督办,确保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
二、办理情况
李家荣代表提出的第1号建议,《关于提升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议》交由刘兵副市长领办,市工信委主办,市科技局协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工作,针对中小微企业创业融资难问题,市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积极落实创业贷款政策,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帮助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部分资金困难。今年上半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7亿元,“贷免扶补”贷款3.6亿元。
二是加强政企合作,通过公益资助帮助创业者解决启动资金问题。目前,组织实施公益项目4期,投入资金1000万元,资助创业企业(项目)192个。
三是积极支持和推动创业园区和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建设,为全市青年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服务。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大众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并采取设立“昆明市创业扶持资金”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不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扶持。目前,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市级青年创业示范园22个,省级校园创业平台2个,市级新型创业创新孵化园区16个。
此外,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推进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创新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研究制定我市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交流搭建平台。
刘海燕代表提出的第110号建议,《关于打造西南联大文化品牌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品质的建议》交由王建颖副市长领办,市文广体局主办,盘龙区政府、五华区政府、市旅发委协办。
为办理好此项建议,市文广体局对全市范围有关西南联大文物、博物馆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梳理,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建议办理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依法做好保护工作。对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南联大遗迹,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文物专项档案、设置文物保护的标志说明碑、与管理使用单位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二是不断加大有关西南联大文化遗迹的修缮工作。协调、督促相关县区和省级部门开展保护工程,对西南联大旧址、大古城魁阁、冰心默庐、周培源旧居、华罗庚旧居、李广田旧居、惠家大院等遗迹进行了保护和修缮。
三是积极推动西南联大文化遗迹的展示。指导遗迹的管理使用单位开展西南联大历史文化展示工作。
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西南联大文化遗迹保护和利用的投入力度。从2013—2015年各级财政对于西南联大文化遗迹保护和利用项目的投入总额达2600万元。
在下一步工作中,市政府还将继续加大对西南联大文化遗存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拓宽经费投入,发挥好西南联大文化遗存的公共文化属性,积极推进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结合,让西南联大文化遗存成为昆明文化旅游的特色和亮点。
张洁代表提出的第163号建议,《关于加强水源保护、改善供水设施,切实保障农村集中式供水饮水安全的建议》交由赵学农副市长领办,市水务局主办,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协办。
针对建议所提内容,市水务局按照市政府赵学农副市长的要求,认真牵头研究办理,结合我市农村饮水安全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是提前谋划,科学编制规划。在“十二五”解决77万农村人口和2.97万农村学校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和省级安排部署,超前谋划,编制了《昆明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题规划》,制定了《昆明市乡镇农村供水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年)》,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精心组织,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全市年内实施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32件,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1.9万人。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注重水源保护。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实施意见》,印发了《昆明市2016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和《昆明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四是开展水质监测中心建设,强化供水水质保障。
五是深化改革,强化工程运行管护。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遵循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期受益的要求,以县为单元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同时通过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因地制宜地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运行。
张美玲代表提出的第209号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昆明市扶贫脱贫工作的建议》交由赵学农副市长领办,市扶贫办主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协办。
市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领办,多次对办理工作给予指导和督促,提出办理要求,审定工作方案,作出安排部署。市扶贫办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认真开展调研面商,紧紧围绕全市《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扶贫提质、行业扶贫提速、社会扶贫提标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重点建议的办理。
一是履行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紧紧围绕“减贫、摘帽、增收”三大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签订责任书,下达“军令状”。同时,围绕增加本级投入、争取上级投入、扩大金融投入、拓展社会投入、发动群众投入等方式,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0.72亿元,扶贫资金投入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二是深入分析研究,认真制定政策措施。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贫施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采用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做到“私人定制”和“量身定制”。
三是创新扶贫方法,强化“七个一批”。夯实基础建设,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务工增收、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健康救助“七个一批”脱贫要求,精准帮扶。同时,下放项目审批权、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制,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杨仙梅代表提出的第256号建议,《关于加强昆明市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的建议》交由吴涛副市长领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主办,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协办。
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面广、面对问题也较为复杂,为办理好此件重点建议,市政府吴涛副市长专门作了安排部署。市城管局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调研面商,紧密结合《昆明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计划》的实施,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高位统筹,健全机制。着力理顺执法职责体系、解决多层次执法,综合设置执法队伍、解决多头执法,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解决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成立了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市级城市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委员会,搭建了高位指挥、高位组织、高位协调的城市管理平台。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好执法联动工作。为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对新招录公务员及新任职的科级公务员组织统一培训,加强动态管理,严格组织业务考核。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与城管联动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市公安局、主城五区、三个开发(度假)区及东川区抽调了近100名警力参与到联动执法工作。
三是把握问题关键,集中力量破解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展“厕所革命”,统筹城乡清洁工作;强化户外广告管理,开展建筑外立面和重要城市道路提升整治,积极推进占道经营整治和引摊入市工作;加强照明设施维护管理,实施景观亮化建设;签订违法建设整治“军令状”,依法整治临违建筑;强化建筑工地源头管理,严把建筑垃圾出口关;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
四是做好宣传发动,强化全民参与意识。积极通过“昆明市城管局”微博发布城管工作动态,邀请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对不文明行为、占道经营、环境卫生、渣土运输整治等市容环境工作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利用每年“3·19”城管开放日、体验日,让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积极倡导市民文明行为,树立城管队伍新形象。
三、下一步工作
在今年的重点建议办理工作中,市政府和市级各承办部门紧紧围绕办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握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办理质量为目标,以办理实效作为检验标准,认真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代表的支持和理解。但是从建议办理结果、办理工作成效来看,与群众的要求和广大代表的期望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对此,市政府将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整改,充分听取代表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作风,创新方法,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增强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办理质量上下功夫;二是加强与人大各专工委的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重点建议办理工作;三是根据重点建议任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继续落实责任,认真办理,巩固办理成果。
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是市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职责,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推动工作,改进作风,为民办事的重要抓手,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推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切实融入到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水平,推进办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