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飞回来了!野鸭也多起来了!滇池湖旁的村民日日有惊喜,消失了20多年的白鹭又重新飞回到久违的故乡——昆明草海,这是一个让人很欣慰的信号——“滇池水在变清!”的确,如今整个草海生机勃勃,水色越来越好,水草越来越多。虽然指标依然是劣5类,但是,“萍天苇地”的基础已经有了。
新昆明的总体规划,不再回避滇池这一焦点问题,提出了用18年时间建设以滇池为核心的“一湖四片”、“一湖四环”计划,其眼光瞄准了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化城市,使之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和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这一规划的提出,把草海、把西山区推向了开发建设的最前沿。
西山区的决策者们清晰地看到,西山区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必须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将自然与人对立、分裂的“人类中心主义”,而要以现代生态文明观作为科学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因此,西山区确立了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要治理滇池,首先要解决草海污染问题,在详细调研和科学论证后,西山区提出了引三股水冲入草海以净化水体的实施方案,即利用境内径流的引入,对草海进行一定的水体置换,据测算,这三股水引入草海后基本上可实现每两年自流置换草海水质一次,经过3-5年的治理,使草海水质变清,提高水体透明度。2007年,西山开工草海工程,启动截污工程,通过西圆隧道放干草海水,动员全市人民疏挖底泥,减轻草海内源污染,实施三库联合调水,开始第一次彻底的草海水体置换。
在对草海水体动大手术的同时,其周边的生态治理也在进行。西山区首先找到污染源头的治理措施,对入草海河道采取雨污分流、生物净化、加宽河床的方式进行改造,实现防洪和排污功能的专门化,保证注入草海的水体是清洁水,河道成为水生态景观河流。
西山辖区内的滇池东风坝,是文革期间围海造田的产物,围湖面积4577亩,整治前该水域大部分被水葫芦覆盖。为改善滇池周边环境,提升昆明旅游城市形象,根据省、市政府的部署,几年前,西山区成立了东风坝清理整治项目指挥部,主要负责东风坝内网箱取缔及渔网、杆桩、渔棚等的清除工作,历时6个月,水上作业面积约1460亩,清除水葫芦覆盖面积1360亩,取缔养殖户168家、罾架124个、看守棚168个,清理网箱占用面积910亩,使东风坝水域达到了阶段性的整治效果。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整治,截至2008年3月,西山共完成第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白马庙泵站、庄房村泵站、河南乡泵站的拆迁共计35328.72平方米,并顺利交付滇池北岸工程局使用。针对草海湖滨生态的恢复,目前累计完成草海生态建设5436亩,栽种乔木类植物近50万株,种植水生植物106.5万丛。
湖泊之水汇集百川,如果不对注入湖泊的水体质量进行控制,那么草海、滇池的水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根治。草海范围内有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等6条入滇河道,目前综合整治工作已基本全部完成,处处呈现出水清岸绿,草长鸢飞的景象。仅以王家堆渠为例,这里对65个污水口及废弃口进行封堵,同时实施岔沟截污,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共取缔河道两岸养殖户105户,搬迁牲畜1943余头、家禽2万余只。栽种滇朴、重阳木、冬樱花、柳树等乔木5039棵,灌木1222株,地被植物7.5万株,绿化面积1.68万平方米。租借地260余亩,实施生态湿地建设,共种植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160万余丛;拆除临、违建筑5000余平方米,垃圾清理外运400余吨;人行道贯通2076.4米;修复河堤、湿地堤坝320米;路面平整8744平方米;河道清淤3000立方米。项目投资约1000余万元。
西山区环湖生态带建设项目是区委、区政府贯彻昆明市委、市政府“四退三还一护”指示精神,为加快滇池综合治理,改善滇池环湖生态环境,加快湖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具有西山特点的是,采取了市场化模式运作,利用民间资本和外资建设环湖生态公园。
草海东岸湿地位于福海办事处福海、新河社区,长9.7公里,宽50-100米的沿岸水域,建设总面积490余亩,栽种柳树292株;栽种水生植物58.55万株。水生植物丰富,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草海西岸湿地,为退塘、退田建设的人工湿地609余亩,栽种乔木8191株,主要为柳树、水杉、茭草等,地形多样,乔、灌、草、地被结合,陆生水生层次明显;草海积善片区内云安公司建起绿化种植基地2011亩,种植60万株苗木。
西山区在做好滇池草海治理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区域内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工作,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配套实施的模式,将全区127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宜治理面积基本治理一遍,并控制新的水土流失产生,使全区林地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7.2%上升到治理末期的72.4%,将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带入城市开发建设中。而对农村污染源的治理则通过继续开展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推广农家肥,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式进行。
如今,泛舟东风坝,昔日恼人的水葫芦不见了踪影,水中的狗尾巴草、金鱼草不停地摆动柔软的身躯;香蒲、茭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层层密密构成的群落吸引了鸟儿们前来歇息……只要小船一靠近,“叽、咕”几声响,不同翔姿的鸟儿便从草丛间飞了出来,飞到蔚蓝的天空下,草海正在一天比一天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