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嵩阳镇是嵩明县城所在地,是嵩明第一镇!
近年来,嵩阳镇以打造全省一流城关镇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大力推进工业突破、招商引资、城镇建设,促进全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005年省委组织部云岭先锋、三级联创‘五好’乡镇党委”、“2005年昆明市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乡镇”、“ 2006年度昆明市平安创建先进乡镇”、“2006年——2008年市级文明单位”、“2008年县级‘五个好’乡镇党委”、“2008年市级文明小城镇”……一系列荣誉称号见证了嵩阳发展的足迹和继续前进的步伐。
如今的嵩阳镇到处是开发建设的场景,各种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作为昆明辅城之一,嵩阳与昆明已近在咫尺,与现代新昆明的建设融为了有机整体。借力新昆明建设,以嵩阳为龙头的嵩明县翻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城市建设篇
从一流城关镇到生态卫星城
2009年8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原杨桥乡并入嵩阳镇。全镇总面积顿时扩大为291.97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辖27个村居委会,其中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194个村居民小组,151个自然村,总人口108459人。“对于嵩明来说,嵩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最富有的乡镇。在一定程度上,嵩阳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县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形象。同时嵩阳镇承担着不可辜负的使命,就是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城关镇,把嵩明打造成昆明北部生态卫星城,而北部生态卫星城的建设最大的依托就是嵩阳镇,这自然也就成了嵩阳发展的定位。”县委常委、嵩阳镇党委书记常荣华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上半年嵩阳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出了一项项发展硕果。
作为县城所在地,各项工作要求高,人民群众的期盼大,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开发建设的任务重。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现代新昆明建设“一主四辅”发展规划和县委、政府作出的把嵩阳镇打造为全省一流城关镇和昆明北部生态卫星城镇战略决策,结合当前嵩阳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镇党委提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12345”工作,即围绕一个主题:发展的主题。实现两个目标:富民、强镇的目标;强化五项战略:强化县城拉动、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招商活镇、科教兴镇战略。举全镇之力,进一步推进县城和集镇建设。
县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心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县委、政府实施“543”倍增计划要求,嵩阳镇坚持城镇化带动战略不动摇,突出县城和中心集镇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和作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空间形式由“群马拉车”向“大马拉车”转变。积极配合完成《嵩明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城规划控制范围拓展到22平方公里,涉及我镇的山脚、晁家、回辉、东北、西南、木作、倚伴、寺脚8个居委会。县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嵩阳镇推出了9条道路的建设项目,包括明湖南路,道路全长2600米,宽30米,双向2车道,已2月22日开工建设;嘉陵路全长600米,宽30米,双向4车道,正准备开工建设;河滨南路全长1100米,宽20米,双向2车道,已开工建设;玉带路全长1940米,宽30米,双向4车道,准备开工建设;文昌路长1600米,宽40米,双向6车道,正准备开工建设;兰茂路南段全长2720米,宽60米,双向4车道,正准备开工建设。兰茂路北段全长2320米,宽60米,双向4车道,准备开工建设;双峰路银杏人家小区道路建设;家隆路龙泉上苑小区道路建设。
同时,加快安置点建设也是嵩明县城建设的最大亮点之一。嵩阳镇积极推进大代理安置点、西片区安置点、回辉安置点的建设,妥善安置城市建设动迁户。玉明花园即大代理安置点B区项目由嵩阳镇浩宇投资有限公司融资1500万投入启动,采取BT建设模式。项目开工时间为2009年3月,项目总用地面积56亩,总建筑面积27596.11平方米。其中单元房100套,联排别墅45套,现100套单元房已完工,45套联排别墅主体已断水。配套5646平方米的农贸市场,2681平方米的邻里活动中心,1792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绿地率35%,容积率0.9,建筑密度30%,停车泊位284个。西片区明月花园安置点项目则包括住宅、车库、商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等,占地198.5亩,总建筑面积79548.4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35114平方米,停车位1111个,建筑密度30.2%,容积率1.27,绿地率37%,规划建成集居住、服务、娱乐、商务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目前已通过县规委会审定通过并已完成地勘、矿产资源压覆报告;明湖花园回辉安置点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143亩。项目内容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配套设施等,目前已开展了前期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嵩阳镇全力推进城市改造拆迁工作。今年以来主要对盟台东路片区一期和园博园工程进行拆迁改造,现共拆除74户,拆迁面积达28217.49平方米,投入拆迁资金67662186.16元。其中仅盟台东路片区一期就拆迁51户,拆迁面积21522.88平方米,投入拆迁资金58911588.42元。
经济发展篇
从工业强产业兴到跨越发展
嵩阳镇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产业兴镇、开放活镇、民营富镇”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嵩阳镇全力助推工业经济,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的跨越。全镇共有非公企业4409个,至2010年5月末,实现工业总产值94649万元,较同期增长10.16%;实现工业增加值10580万元,较同期增长10.43%。据统计,嵩阳镇上半年累计到位资金13.87亿元,仅6月份就实现到位资金5.63亿元。现共有项目35个,6月份新增项目6个。数据表明,嵩阳上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镇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上半年全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实现新跨越。实现了农村经济总收入22.46亿元,较同期增长10%;国地两税完成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增20%;乡镇本级财政收入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26%。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嵩阳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种植水稻10620亩,包谷21360亩;烤烟生产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11970亩烤烟种植任务;蔬菜种植面积19506亩;花卉种植2685亩。围绕新农村建设“九有”目标,在统筹城市化发展中找准新农村建设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抓好新农村建设。以“一事一议”和“整村推进”为抓手,深入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村庄生态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四大工程,重点抓好改水、改厕、改厩和垃圾集中处理、道路交通、人畜饮水、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3716.8万元,实施3个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000万元,配合完成月家、矣铎片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投资120万元,完成小中河治理工程,龙街五公里渠系配套建设;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1件,完成建制村16公里公路建设任务;投入资金225万元,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受益农户1000余户。2010年还对3个省级重点村进行申报建设。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登记储备3888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974人,占县下达5385人指标的55%,劳动力转移就业4333人,占县下达5310人指标的81.6%。
“四创两争”篇
从环境治理到创建优美乡镇
2008年以来,围绕“四创”工作目标,嵩阳镇大力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城乡园林绿化、节能减排等工作。
嵩阳镇党委成立了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将创建各项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明确创建工作责任、时限、目标和相关要求。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职能部门工作人员3人,负责创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按照 “四创两争”要求,嵩阳镇倾全力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工程。紧紧围绕面山绿化、交通沿线、进村道路、河道庭院、“五采区”植被恢复等绿化要求,全镇去年共投资380多万元,投入人力3.8万多人次,完成植树150余万株,完成墓地绿化460亩,嵩待、昆曲高速公路沿线14公里绿化3万余株。采用“3331”的模式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绿化和管护,平均成活率达95%以上,共投入管护资金128万元。
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嵩阳镇以新农村建设助推城市市容市貌整治。全镇27个村居委会的村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杨桥集镇环境整治有条不紊进行。实施县城街巷道环境卫生划片责任管理,共划分责任片区36个,全镇共安排36名街巷长,41名责任人,共安排3个自然村申报市级卫生村。
“紧紧围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结合全镇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四创两争’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以水源保护为先导,以生态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及其布局结构调整,突出污染治理和河道整治两大重点,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切实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嵩明人民的母亲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嵩阳镇党委、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严谨的实施方案,对涉及我镇流域的‘两库四河’进行综合整治。“对于嵩阳镇的环境治理、变化,嵩阳镇党委书记常荣华侃侃而谈,镇政府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两库四河”的整治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设施方案。对河岸两侧的绿化,河床上临时建筑物是拆除,垃圾的清理,净化水质的湿地建设都作了详细的部署。按属地管理原则,将责任细化到相关村委会。成立了40人的长效保洁队伍,每人负责2000米的保洁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结合嵩明打造昆明北部生态卫星城的要求,工业突破、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嵩阳镇打造“全省一流城关镇”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