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嵩明今年拆迁10万平方米 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0-07-07

新闻速读  

嵩明城市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入城口那就有了惊喜:原本杂乱无章的房屋建筑在轰鸣的挖机声中被夷为平地,10天后再去看,已然被一片绿地所取代。据了解,嵩明县的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建设绿色生态卫星城发展思路,以“建设、完善、管理、创建”为思路,加快招商引资,拓展融资平台,聚焦新城建设,辅射带动老城拆迁改造,按照“创新嵩明、精致嵩明、幸福嵩明”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像嵩明入城口那样的场景及建设速度,如今在嵩明可谓遍地开花,据了解,今年嵩明要拆迁10万余平方米,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年!

翻开嵩明的十二五规划,可以清晰地看到,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核心定位为“一轴、两带、六片区”。这是嵩明规划立县的“科学版本”,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新规划”,它将整个县城的发展融为一体,从每一个角度改变了“老县城”的思路,打开了发展的密码箱。

县规划建设局局长秦学权介绍,“一轴”即以昆曲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县城为中心,南北延伸,东西拓展,射状发展,有机连接杨林工业园区、长松园片区。“两带”即沿新规划建设的昆嵩高速公路重点发展临空经济,形成临空产业带;沿213国道发展五金加工、电力线路、建筑建材等传统工业,形成特色传统工业带。“六片区”即将嵩明分为县城片区、杨林综合片区、嘉丽泽高原水乡、长松园“五彩云霞”度假谷、云南省嵩明县职业教育基地、云南嵩明现代高科技示范园区六大块布局产业,各有侧重、优势互补。

科学的发展思路,决定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县长张正平侃侃而谈,市委明确提出了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综合经济实力五年进三位,加快进入中西部前五名,奋力冲刺全国前十强”的宏伟目标,昆明新一轮大发展已然启幕。嵩明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上处于昆曲工业走廊的关键节点上,同时位于昆明空港经济区内,新机场的加速建设,使嵩明真正进入昆明“一小时经济圈”和新机场“半小时经济圈”,凭借交通便利、土地宽阔、生态良好等优势,嵩明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

精品建设 勾画跨越发展新蓝图

说起近几年的城市变化,让嵩明人高兴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县城亮了,绿地多了,河水清了,垃圾少了…… 

2008年以前,嵩明基本上没有成熟的规划,这使嵩明城市发展的力度缓慢了许多,2008年,嵩明县委、政府痛定思痛,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较为完整的城镇总体规划,为城市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规划方案通过批准后,任何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坚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年年建设不走样”。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嵩明县把与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道路、廉租房、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来抓,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做到“四个提升”。

提升建设品质。县城重大基础设施有效推进,快速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完成西街延长线、秀嵩街延长线、环城西路、玉明路北延线、玉龙路、迎春路、兴云路、武候路8条道路共计10.26公里的建设,2010年启动县城明湖南路、河滨北路、嘉玲路(上段)、玉带路、文昌路、嘉隆路、双峰路、兰茂路8条道路建设。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并试运行。继续加快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完成县城垃圾中转站及公厕项目工程7个,目前已投入使用。目前,嵩明县城建城区面积4.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86.68万平方米,路灯总盏数3435盏。

提升环境品质。嵩明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载体,县城绿化环境品质有效提升。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以城乡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乡建绿、增绿工程。完成入城口、银杏广场、河滨公园二期、法界寺银杏郊野公园建设;进行了街头绿地建设、街道视觉补差工程;完成了新建道路绿化建设;开展园林单位(小区)申报工作;启动园博园建设工作。县城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52.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5.8%,绿化覆盖40%,人均公共绿地14平方米。“省级园林县城”创建通过初步检查验收。

提升人文品质。扎实推进“创卫”工作,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已于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加大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对街道实行分段责任制。加大对县城区广告牌,临街店招、店牌的管理力度、对县城区临街建筑施工的管理力度,对工程施工运输车辆泼洒滴漏、带泥行驶、乱堆乱卸等污染城市道路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按照“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分级管理、统筹监察”的工作思路,结合辖区清扫保洁承包运行模式,加强县城街道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县城公园、路灯、公厕等公共设施的社会化管养工作。

提升生活品质。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完成220套廉租房建设;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投入资金640万元 ,加固改造1736户,拆除重建150 户

统筹协调 推进城乡建设全面发展

2010年,全县各镇集镇园林绿化覆盖率达33%,绿地率达25%,人均公共绿地达4平方米以上;自然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绿地率达22%,人均公共绿地达5平方米以上。

嵩阳镇完成洗车、修车、停车场所建设,推进大代理安置点、西片区安置点建设,确保年内实现安置。启动晁家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市场建设,大代理安置点农贸市场建设,启动213国道大新桥至职业中学段的改造工作,完成杨桥农贸市场、大牲畜市场二期、生猪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市场建设。

小街镇完成集镇公厕建设不少于3座,完成哈前村绿地广场建设、客运站和废旧建材市场建设、集镇南连北接道路和嘉玲中路改造建设。

杨林镇完成集镇公厕建设2座及5个村庄公厕建设,启动杨林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学泉路延长线、广场路路基建设,启动杨林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牛栏江镇完成集镇公厕建设1座、村庄公厕建设5座,完成集镇垃圾收集站建设一座,停车场建设1个,四营集镇一号大街道路硬化、灯光亮化工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各镇完成村庄村容村貌整治2个,全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

大鸟昂飞 绿色生态新城焕发生机

围绕建设绿色生态新城发展思路,嵩明县以“起步2008,大干2009,成效2010”为指导目标,以“建设、完善、管理、创建”为思路,根据“543倍增计划”,到2012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8.6万人,实现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倍增。

为此,嵩明根据县城总体规划,按照“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要求,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加快招商引资。嵩明的发展,引来了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目,已开发的银杏人家、兰茂上居、万年花城、兴旺苑、滨河苑二期等房地产项目,其中购买力最强的是昆明人,他们不再把嵩阳视为“乡下”,而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认为嵩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空气质量好”。

目前,玉带路完成总工程量的15%;文昌路完成总工程量的35%;河滨南路完成总工程量的47%;河滨北路完成总工程量的75%;明湖南路完成总工程量的8%。

县长张正平告诉记者,在狠抓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嵩明更加注重将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禀赋,转化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得益彰的生产要素和发展城镇建设的资本,为嵩明县实现建成区人口5年倍增创造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以城乡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乡建绿、增绿工程。银杏广场已于1月完善建设并投入使用。河滨公园二期完成主体建设。法界寺森林郊野公园工程已完成主体绿化建设,目前正在抓紧地被、灌木的栽植建设。园博公园已进行河岸湿地的处理、园区土方回填,公园地形的整理、湖面岛屿的堆砌,园区管理中心的建设,嵩阳镇负责的小庄子村及相关建筑物的拆迁后,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建设。毓秀公园正在进行绿化栽植工程。

如今走进嵩明,听到更多的,则是将嵩明形容成飞翔的“大鸟”:杨林工业园区是“大鸟”心脏,嘉丽泽高原水乡、长松园片区则是“大鸟”的两只翅膀,县城是“大鸟”的头部。无论是一条条新修的街道,还是一栋栋整齐规范的楼房,一个个林荫浓郁的公园,无不显现着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居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真正拥有者。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是嵩明发展最真实、自然的体现。感悟嵩明的发展,科学的定位、规划和只争朝夕的拼搏奋进精神深深地烙在每一步建设中。

一个旧城市美丽转身,一个新城市即将崛起,让人们对嵩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