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川华新水泥下月点火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0-07-14

当记者7月9日再次来到东川华新水泥的建设工地上时,这里已经和半年前大不一样了,山坡地上,一个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气派的矗立着,其间工人不停歇的忙碌着,“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的冲刺阶段,预计下月中旬就可以点火投产。”华新水泥(昆明东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谢延安说。

据了解,华新水泥东川生产线项目于2009年6月16日正式动工,总投资4个亿(含余热利用),占地200余亩,生产线全部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工艺生产,不仅能充分采用当地的石灰石、砂岩等矿产资源,也能较好地利用当地工业废渣等二次能源。设计产量为年产水泥100万吨,年产值可以达到3亿元。 

以大坝水泥生产为主

与一般水泥生产企业不同,华新水泥(昆明东川)有限公司将主要以生产大坝水泥为主。

华新水泥目前在云南布局有两个公司,昭通公司和东川公司,与昭通公司的设立是明确针对大型工程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水电站一样,华新水泥选择落户东川,看中的也是离东川不远的白鹤滩、乌东德两个水电站。

应该说,华新水泥多年来供应的重点工程中总缺少不了水电站的身影,从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到世纪工程——三峡工程,华新水泥一直作为主供应商输送水泥,特别是工程最核心的坝体部位全部采用的是华新生产的大坝水泥。金沙江上已经开工建设的两座梯级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华新水泥均成功竞标。据了解,建设溪洛渡水电站总共所需大坝水泥193万吨,华新水泥就拿下了150多万吨供应权,2009年其昭通公司就为溪洛渡供应了近30万吨的大坝水泥。

“大坝水泥是华新的生产强项,也是今后的主攻市场。由于大坝水泥低碱和低发热等特性,决定了要拥有较高生产工艺才能完成,因此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华新水泥(东川)公司总经理谢延安说。

同时他表示,华新在东川拥有1100亩新老矿区,储量达到5000万方,品位高,镁、铝含量低,适合生产大坝水泥。预计该水泥的使用高峰期在2014年。

水泥行业打出绿色牌

余热发电、水循环利用、高中低压变频等一大批新技术的运用,为华新水泥完成预定的“节能目标”打下了基础。大打“绿色牌”也成为华新水泥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延安总经理介绍,东川公司的环保投入占到了总投资的12%以上,目的就是确保生产所在地的山常青、水常绿,改变水泥行业给人灰蒙蒙污染大的传统印象,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华新水泥东川项目的施工现场可以看到,高17米的立磨已安装完毕,这也是华新水泥首次将自主研发的立磨运用在云南区域。

立磨的优势在于,能耗及噪音低,采用液压系统,运行费用也不高。华新水泥(昆明东川)公司总经理谢延安说:“立磨粉磨原料比球磨可节电20%—30%,粉磨矿渣可节电30%—40%。按最保守的计算,一台水泥立磨一年能为公司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水泥熟料的产量却得到了提高,球磨每小时可以生产160吨,而立磨可以突破220吨。

华新水泥(昆明东川)公司另一个投资3900万元打造的配套项目是余热发电,据了解,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放出的350℃以下废气,其热量占到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耗热量的30%以上,如果这些热量不加以利用,将造成能耗的极大浪费。

目前东川公司上马的这套余热发电项目,就是将生产中排放的热量重新收集,把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除了降低外排粉尘的数量和外排气体的温度,达到节能环保的标准外,每年还能为企业节约可观的成本。

谢延安总经理算了一笔帐:“余热发电项目每年可为企业增加年供电量4.5兆瓦,一年至少能为公司节约标煤8400吨,企业25%的用电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