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山区着力打造盘龙江生态景观长廊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0-07-01

核心速读  滇池是母亲湖,盘龙江是母亲河,“一湖一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昆明人民,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古滇文明,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和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治滇之本在于治河道,治河道之重在于治盘江。对所有需要整治的入滇河道来说,盘龙江就是整治的典型、示范和样板。它能否回复往昔的美丽与灵动,重现水清、岸绿、鱼跃、流畅的动人景象,承载着百万昆明人的梦想与希翼。  

盘龙江南段(西岸)生态环境改造工程是西山区2010年重点工作之一,工程在2008年开展的盘龙江综合整治基础之上,对盘龙江河堤及边坡绿化进行改造和提升。目前,改造工程已结束。工程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八个百分之百”及河道整治“158”的相关要求,实现了加固盘龙江河堤、美化盘龙江沿江景观、维护盘龙江整体生态的目的。

西山区盘龙江南段(西岸)生态环境改造工程起于南过境,止于广福路,全长4千米。截至6月30日,改造工程完成围堰4.5万立方米、边坡支护1.6万平方米、基础开挖8700立方米、基础浇筑6800立方米、挡土墙砌筑8600立方米、渣土清运3.5万立方米、淤泥清运3.5万立方米、红土回填1.6万立方米、边坡绿化1.8万平方米。新增加了12个观景平台。

不让一滴污水入盘江

据西山区河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盘龙江生态环境改造工程能顺利推进,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分不开。2009年10月组建了“盘龙江南段(西岸)河堤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处”作为该项目的法人单位,全面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15次深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对盘龙江河堤整治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并督促区级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共同推进,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底,西山区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动工之前,项目管理处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工程倒排工期的相关要求,各施工单位制定了严密的施工倒排计划,将整个工期进行合理分解,并执行“每周一报”制度。自实行“每周一报、倒排工期”制度后,极大地改善了项目管理处对工程进展情况的控制力度,提高了责任主体对每个项目工序的掌控能力,各责任单位基本按照预定工期计划,完成各项工程内容。

工程实施过程中,在市质检站的监督下,项目管理处严把质量关,各项施工严格执行市质监站、现场业主、监理的要求规范施工,对不达标的施工工艺和工程标准,坚决返工、整改。截至6月1日,项目管理处共下达工程专项整改通知书9份,督查通知书10份、经济处罚决定5次,监理发出监理通知单12份。通过严格施工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高标准实施。

“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先行的原则和理念组织施工。”西山区河道办负责人说,依据设计单位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实施现场管理,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协调对接,对部分工程设计变更的,及时召集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研究、现场解决,实现项目实施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无缝对接”。为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项目处专门聘请了3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现场负责人,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在施工组织管理中,西山区始终将盘龙江生态保护与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作为项目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河堤主体施工前,对河岸的桉树使用竹篾垫保护了树干;在实施南坝桥至卧倒闸段的河堤修复时,将河岸的绿化植物移栽到专业绿化管护基地;主体施工过程中,对河堤进行了充分的支护,防止河堤出现垮塌。通过采取各种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了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因施工出现一棵树木死亡、不垮塌一处河堤”的最终目标,同时,在施工中全面彻底的实现了盘龙江西岸全面截污,做到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道。

“四全”措施见实效

在盘龙江的整治进程中,西山区举全区之力,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攻坚克难,围绕“四全治理”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全面截污。截至目前,西山区共封堵盘龙江西岸排污口84个,新建盖板截污沟670米,改造排污沟渠3140米,疏挖排水沟1432米,铺设截污、引污管道2960米,设置污水收集沉井10个、沉淀池5个,确保了雨、污分流,污水导流,督促沿江11家企业(小区)实施中水回用,完善截污导流系统,确保污水全面导流,实现100%截污、100%导流的工作目标。

全面整治。盘龙江西岸沿江道路全面硬化,实现了以道路为屏障,切断污水进入盘龙江的渠道,为全面截污奠定了基础。用20天左右的时间,顺利完成了盘龙江西岸5.2万多平方米房屋建筑物拆迁拆除工作,为截污、道路及绿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整个拆迁工作做到了零上访、零安全事故。为改变垃圾乱堆乱放破坏景观及污染河道的现状,西山区加大投入,在盘龙江沿岸建成并投入使用13个垃圾收集间,新增生态公厕3个,140个果皮箱。提高了沿线村组垃圾收集率,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

全面绿化。为确保盘龙江西岸常青常绿,西山区两个阶段共计完成沿江堤岸绿化23.4万平方米,种植乔木1.2万株,灌木41万株,花卉1.5万株,竹类3100丛,草坪25526平方米,形成了风景优美的沿江绿化带,基本实现了盘龙江西岸西山区段全面绿化的目标。同时,定期出动管护人员100余人,抽水泵30余台,对沿江绿化带进行管护和保养。

全面禁养。在辖区范围内共取缔规模养殖户64户,搬迁畜禽9221头(羽),全面完成禁养的工作任务。通过检查巩固禁养成果,到目前为止,未出现新增畜禽养殖现象。

倾力打造生态景观长廊

盘龙江沿岸绿了,美了,靓了,微风拂过,吹来的是花的浓郁、草的香气和树的味道。走在宽敞的沿河路上,没有人不被这里郁郁葱葱的绿树红花所吸引。河堤平整、河面清洁,水质也有明显改观,综合治理成效得到了很好的巩固。负责江岸的保洁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河边清理垃圾得戴口罩,不然又黑又臭的河水熏得人难受。现在,河水逐渐变清了,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也提高了附近市民的文明意识,随地扔垃圾的现象少多了。”

沿江的违、临建筑拆完了,路修起来了,处处绿意盎然,最高兴的莫过于盘龙江沿岸居民了。居住在积肖村的彭大妈最喜欢带着小孙女在江畔的河长林里玩耍,“以前这里乱糟糟的,现在可是大不一样了”,彭大妈开心地说,旧房子拆除了,不仅眼前亮了许多,心里都跟着敞亮,而且出门就是一片公园,河水也不臭了,大家都愿意出来休闲散步。

听说以后西山区还将加紧开展盘西路道路、盘龙江滨河绿化(园博园)建设,进一步改善盘龙江沿岸道路微循环系统,提升河道沿线生态景观,将盘龙江沿岸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博览为一体的沿江生态景观长廊,实现盘龙江沿岸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彭大妈和周边的居民更是欢欣鼓舞。

绿意茵茵的盘龙江沿岸犹如一条碧玉簪,这是西山人呈给八方来客的一张精美的绿色名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