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居民不出社区可“端饭碗”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09-02-09

尚义社区37岁居民高惠众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与其一样欣喜的还有今年30多岁的社区居民高梅,在政府的扶持,社区的帮助下,她获得了3万元的小额贷款,拿着这笔钱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现在,她的打火机小型加工厂已经初具规模,她决定再招一些人,反哺社区就业。“政府的政策好,再加上社区的支持,什么金融危机我们都不怕!”记者了解到,2008年,尚义社区有460多人找到了工作。其中,特困人员121人。这个成绩,与社区思维向外、目光向内的独特手段分不开。

居民:从失业到创业明星
 
   1995年,在昆明市缝纫机厂工作了7年的高惠众与工厂的劳动合同到期,考虑到工厂的效益不好,他主动与工厂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出来后,他靠四处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做过营销、端过盘子、看过大门、开过出租车,每个月的收入在几百块钱左右。”高惠众说,这几年为了找工作,他托过亲戚、朋友,平均一两个月就要出入几次大大小小的职场招聘会,每次5元、10元的门票。欠了人情花了钱,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父母年龄大了,上学的儿子需要我抚养,没有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2008年5月的一天,高惠众偶然在社区的信息宣传栏上看到,社区可以免费帮社区无业人员介绍工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到社区做了登记。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接到社区的电话,让他到盘龙区党校进行业务培训。3个月的业务技能培训后,社区又将他推荐到盘龙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做司机。“这个岗位是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不仅工资固定,单位每个月还帮我买500多元的保险。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还有双休。从来就没有现在那么塌实幸福过。”

今年36岁的高梅也是感同身受。高梅是一名随军家属,98年随丈夫转业到昆。几年下来,她做过促销员,卖过化妆品。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能干的高梅开起了一家小餐馆。“2007年,我找到社区,想申请一笔小额贷款装修我的小餐馆”。了解到高梅的情况后,社区在第一时间帮高梅申报了了小额贷款的相关手续。一段时间以后,高梅的有了这笔钱后,生意也越做越红火。现在,有了资金积累的高梅开始转项做打火机组装,小型加工厂已经初具规模。“这笔贷款对我来说就是‘及时雨’,我感谢政府,感谢社区。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反哺’社会”。高梅告诉记者,她的打火机加工厂正需要人。她会优先考虑社区下岗失业的姐妹兄弟们。

社区:驻区企业随时提供岗位

2008年,尚义社区有460多人找到了工作。其中,特困人员121人,非特殊人员155人,大中专毕业生111人,初高中生73人,零就业人员1人,组织失业人员培训165人。尚义社区也成为了昆明市再就业示范社区。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是政府的关爱。“如何让下岗失业人员不出家门就实现再就业,是我们一直探索并实践着的事情,我们不断挖掘内部潜力,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同时加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使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社区的失业人员。”尚义社区席云霞书记这样对记者说。

一直以来,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都是尚义社区的老大难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社区迅速整合人力资源,成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由专人负责为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岗位。同时挖掘辖区自身资源,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工作。“我们会经常与辖区单位、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互通信息资源,让驻区单位开发相对要求较低的工种,如清洁工、保安员、家政服务等岗位,为失业居民提供岗位的同时,也为辖区单位企业提供方便。”席书记说。她还告诉记者,对于需要找工作的失业人员,社区也都一一记录在案,一旦有匹配的岗位,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就可以把这个岗位“取”出来,告知失业人员。

对于社区一些“4050”人员,尚义社区也会在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优先安置,同时在街道直接组织实施的公益性项目中,将符合条件的岗位全部安排给失业人员。在尚义社区帮助下,下岗失业人员办起了小饭桌、手工毛衣作坊、泡菜小作坊等。

就业局:层层帮助再就业

“社区在就业方面具有容量大、领域宽、用人广、用工灵活、择业便捷等优势,有着巨大的就业潜力。”盘龙区就业局余副局长说。她告诉记者,作为社区就业之主要领域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其服务内容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大伙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就医保健等,都蕴涵着丰富的就业机会嘛!而且就业的劳动力一般可以在住所附近就业。社区就业可以真正体现就地就近就便原则。”

近两年来,围绕社区的再就业,盘龙区就业局除了定期在社区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外,还给予街道和社区在再就业上的资金支持。目前,盘龙区就业局一直坚持“三级连动帮扶”机制。第一级为社区帮扶,由社区开发社区公益岗位,安排社区再就业人员工作。第二级为街道办事处帮扶,由街道办事处开发公益岗位安顿下岗失业人员。第三级由政府帮扶,依靠再就业援助基地开发的岗位,还有就是依靠政府投资的公岗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工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