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面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面对艰巨繁重的新任务,安宁市践行“1366”发展思路,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全力破解发展难题,负重自强,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合力争先,加快建设富强安宁、活力安宁、魅力安宁、生态安宁、和谐安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回顾2008 亮点频现
回顾2008年来安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现。
——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5.53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7.3%。一般预算收入跃上10亿元台阶,达10.85亿元,增长27.1%。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达406亿元,增长23.6%。农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达10.94亿元,增长6.8%。连续3年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十强。
——工业经济全面提升。
实现工业增加值68.66亿元,增长21.4%,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88户,完成增加值66.13亿元,增长22%。荣获省工业十强县(市)称号。
——农业增量提质成效明显。
粮食总产达5.7万吨,增长16.2%,烤烟实现产值7172万元,增长29.7%,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完成农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5.8%。畜牧业产值5亿元,增长13%。
——第三产业成长潜力增大。
全年接待游客184.4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3亿元,增长4.4%。房地产投资强劲,完成投资14.5亿元,增长1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亿元,实际增长24.6%。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51亿元,增长14.2%。
——非公经济支撑作用增强。
非公经济实现利税4.43亿元,增长160%;完成增加值20.9亿元,增长10%。永昌钢铁、祥丰化肥分别跻身全省百强企业第29位、49位。
——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05元,实际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3元,实际增长10.5%,小康社会建设两大关键性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成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旅游经济强县创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法制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2008年,安宁市政府对市民承诺的6件实事也按期完成。为全市12144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公交乘车爱心卡,对3586位8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保健补助。为4.8万名40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参检率达88.3%。连然、八街、县街、禄脿敬老院建设基本完成,30个村卫生室、35个村文化室竣工启用。完成71个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全市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率达81%。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抢抓历史重大机遇
“安宁已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腾飞期,人民的期望不允许我们有丝毫懈怠,时代的要求召唤我们要奋勇进取。”当前,安宁全市已统一认识,即要抢抓历史性重大机遇,实现安宁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据分析,目前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促使安宁聚集了很多发展优势,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充分条件。现代新昆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安宁将成为昆明主城的副中心,面临着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周边高速路网的不断完善,安宁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面临着重大的对外开放机遇;东部产业的梯度转移,武钢战略重组昆钢,云天化、中国华电等大集团的进入,中石油项目的积极推进,安宁面临着重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将迎来第五次大工业开发建设高潮;休闲养生时代的到来,安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宁的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省市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积极举措。这为安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各方投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历史性重大机遇。
安宁市提出,要推动安宁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强化三个意识。一是要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安宁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地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是要强化率先发展的意识。实现率先发展是责任、任务和要求。安宁作为云南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47个试点县之一、昆明市的“第一板块”,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坚持“更好更快、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方针,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较高的质量效益,努力使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快于全国县(市)平均值。
三是要强化和谐发展的意识。安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机遇期、城市发展的加速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妥善处理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力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同时,为推动安宁跨越式发展,还必须牢固树立三个发展理念——树立工业强市的理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着眼长远谋跨越,必须立足当前抓发展。2009年,是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落实‘543’倍增计划的关键之年。做好2009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拼搏2009的雄心不变,抢抓机遇的信心不减,跨越式发展的决心不移。”
拼搏2009再创佳绩
2009年,是安宁市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落实“543”倍增计划的关键之年。
今天的安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现代新昆明和云南的发展战略格局中,安宁有使命、有基础、有能力对接新昆明,融入新昆明,寻找新定位,谋求新突破,闯出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路来。今后一个时期,安宁面临着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进位争先,努力实现赶超;二是迅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为践行“1366”发展思路,安宁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乡一体化”三大战略,全力推进“思想解放、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和谐构建、执政能力”六大工程,构建完善“城镇、产业、交通、生态、民生保障和行政管理”六大体系,全面实现“543倍增计划”,进入全国百强县(市),把安宁建设成为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现代绿色工业强市和休闲养生之城,建设成为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
2009年,安宁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95亿元,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11.94亿元,增长10%;农业总产值11.49亿元,增长5%;工业增加值79.6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6亿元,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分别达19145元和611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达24.9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2%。
2009年,安宁将重点在七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要聚力工业园区突破,加速工业化。以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为目标,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包括做优做实园区平台、主攻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二是要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化。坚持规划引领,适度超前,梯度推进,组团发展,实现“12345”目标,即:大屯片区1年基本建成,太平体育小镇2年突破,温泉旅游小镇3年见效,职教基地4年达标,集镇建设5年提升,把安宁建设成为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和休闲养生之城。
三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拓展城乡一体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四是要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对外扩大开放,广泛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积极承接国内、省内产业转移,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坚持对内改革创新,理顺机制体制,推进制度创新,聚集内力,促进发展。
五是要创优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突出园林绿化、节能减排、环境整治三大重点,着力打造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精品城市。
六是要创造幸福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致力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七是要立足为民惠民,办好5件实事——完成安宁实验学校建设,保证9月1日开学招生;完成61个村卫生室药品、医疗器械规范化建设;完成农村民居抗震加固1000户;实施农村绿色光亮工程,为农村新增500盏太阳能路灯;完成67个村(居)委会信息村达标建设工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