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寻甸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寻甸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北大营天湖岛旅游区、塘子星河温泉小镇两大项目被列为云南省重大旅游项目,柯渡红色旅游项目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旅游项目,寻甸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三大品牌。“十一五”期间,寻甸共接待旅游者13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965亿元。
“三大品牌”带动精品旅游
寻甸县委书记罗永斌介绍,寻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旅游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增强旅游服务综合功能,提升旅游景点规模、档次和文化内涵,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积极培育发展旅游商品,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强化旅游促销,努力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在战略部署上,寻甸明确一个定位,即以休闲度假为主,休闲度假与生态观光相结合;提出建设两条精品线路,即建设一条昆明——星河温泉小镇——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钟灵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凤龙湾景区——天湖岛旅游区——白石岩溶洞群的“绿色精品”线路,建设一条昆明——红色庄园——先锋六甲之战纪念塔——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红色精品”线路。同时,着力打造三大品牌,即依托柯渡红军村建设项目,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依托星河温泉开发建设项目,打造“温泉旅游”品牌;依托天湖岛旅游区、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钟灵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凤龙湾景区和白石岩溶洞群开发项目,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伴随着两条精品线路和三大品牌的推出,寻甸积极规划四个旅游集镇,重点做好仁德镇、河口镇、七星镇、柯渡镇旅游集镇规划建设。仁德镇作为县城中心集镇,因此,规划围绕行、住、食、购、娱等旅游要素,完善旅游集散地功能。河口镇旅游集镇规划则依托天湖岛项目规划建设,完善北大营村旅游集镇功能。七星镇旅游集镇规划依托凤龙湾景区开发建设,重点做好餐饮服务的规划引导。柯渡镇旅游集镇规划依托丹桂红军村红色旅游项目实施,抓住轿子雪山旅游开发的机遇,重点规划住宿、餐饮接待服务。
百万人畅游寻甸
寻甸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范克有介绍:“‘十一五’期间,寻甸的旅游业得到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旅游招商引资实现了重大突破。引进了云南天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丹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泰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开发旅游业,仅‘十一五’期间项目总投资就突破了10亿元。”
寻甸县旅游资源丰富,门类相对齐全。按最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3个层次,寻甸县拥有7个主类、25个亚类、80多个基本类型,主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归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3个主类。主要有北大营万亩草原、凤龙湾山水、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清水海、白石岩溶洞群、塘子“南谷”硫磺温泉以及三月三市民休闲森林公园等。人文旅游资源归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4个主类,主要有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六甲之战纪念塔、磨盘寺即云南和平解放秘密谈判旧址、金所革命烈士陵墓、鸡街红军亭、钟灵寺遗址、钟灵山历代高僧墓葬塔林(三十九座)、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以及牛干巴系列等旅游商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寻甸的旅游收入迅猛增长。2010年接待游客34.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8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68%和48.67%。“十一五”期间共接待旅游者13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965亿元,较“十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08.3%和121.3%,实现了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翻一番。同时,寻甸的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酒店20余家,共有床位2600个,乡村旅游点52家,可接待游客3000人。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全县有旅游商品生产商10余家,年生产牛干巴系列产品300吨,年销售额1200万元,实现了农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五大特色十大景区构筑魅力寻甸
寻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开发自然和人文景观,彰显独特魅力。寻甸积极培育康体度假、温泉度假、红色旅游、老年养生、乡村旅游五大特色产品。依托天湖岛旅游区、凤龙湾旅游区、白石岩溶洞群旅游区等10大景区风光,绘就一幅魅力寻甸的图景。“这也是寻甸旅游的特色所在。”范克有说。
“康体度假产品”是依托天湖岛旅游区项目建设、凤龙湾旅游区及白石岩溶洞群综合开发,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结构合理、定位科学的康体度假产品体系,注重旅游品牌形象的提升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对旅游区环境的科学保护,游览路线的合理规划,游览设施的配套建设,打造易隆——钟灵山——凤龙湾——天湖岛——白石岩溶洞生态旅游圈及高尔夫生态运动走廊。
“温泉度假产品”依托塘子星河温泉旅游小镇项目的全面实施,形成集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会展商务、生态观光、特色购物为一体的温泉旅游小镇;加大钟灵山温泉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进一步突出温泉产品的集群规模效应,打造生态康体型的温泉度假品牌。
“红色旅游产品”则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各项配套设施,丰富和创新陈列布展内容,加大宣传面,提升知名度,积极推进丹桂红军村的项目建设,争取鲁口哨渡江令发布纪念地立项,完成先锋六甲之战纪念园的迁移保护,逐步形成在云南省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老年养生产品”依托寻甸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生态养生产业,在凤龙山、钟灵山、三月三等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规划布局老年生态养生产业,打造规模化、国际化的绿色生态老年安养基地。
“乡村旅游产品”则是完善柯渡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展示伊斯兰美食文化亮点,形成柯渡、倘甸、鸡街轿子雪山一线特色生态乡村旅游产品;引导培育牛栏江沿线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扶持依托凤龙湾景区、天湖岛景区开发形成的现代新农村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
如今,在寻甸,十大景区已经渐成气候,有些项目虽然还没有完工,但很多市民就已经蜂拥而来。无论是天湖岛旅游区“四季草原运动天堂”,凤龙湾旅游区“湖泊休闲江湾养生”,白石岩溶洞群旅游区“神奇喀斯特科考探险地”,塘子星河温泉旅游小镇“璀璨星河百年温泉”,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佛教圣地天然氧吧”,钟灵山生态温泉SPA,凤龙山老年养生旅游区“高原牧场康体天堂”,还是三月三市民休闲公园“绿色生态健康休闲”,柯渡红色旅游区“红色丹桂长征丰碑”,红色庄园“怀旧文化休闲度假”都成为了寻甸旅游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昆明日报 记者杨雪煌 通讯员马媛琳 马兴有 马永烈)
随评
借势发力 寻甸旅游无可限量
碧波荡漾、水清鱼肥的“高原明珠”清水海;引人入胜的“西南第一洞”撒米罗溶洞群;天蓝地绿、牛羊成群的万亩草山;山环水抱、曲径通幽的凤龙湾;热泉涌流的“南谷温泉”;“滇东第一佛地”的钟灵山……火把节、花山节等色彩斑斓的民族节日以及各民族独特的建筑、丰盛的特色美食、传统文化,这些是寻甸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做强旅游产业,为寻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篇必须要做好的文章。
一直以来,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寻甸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寻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寻甸共接待旅游者13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965亿元,较“十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08.3%和121.3%。
短时期内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可见寻甸的确魅力不凡。
与此同时,作为融合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特色旅游品牌的形成所带来的流动客源、综合性消费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又提供了一个不断增长的大市场,更创造了寻甸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单就旅游地产而言,近年来,仅塘子星河温泉小镇、天湖岛旅游项目的建成投资就已超过6亿元;建成的10多个新型生态小区,已经成为寻甸新城的旅游景观。
不言而喻,文化旅游产业是寻甸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是趁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凭借绝佳的生态优势和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寻甸的旅游产业优势正更上层楼,日益彰显着寻甸可持续发展的无限活力,前途无可限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