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川汤丹在2200米海拔建“天空之城” 打造新兴工业重镇和铜都历史文化名镇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2-04-18

东川汤丹镇素有“天南铜都”的美誉,铜矿开采有两千多年历史,清乾隆皇帝曾御赐“灵裕九寰”匾。由于城镇地处海拔2200米,基本无平地,城镇建设依山而建,颇有“山城”重庆的感觉。在未来汤丹将实施“商旅活镇、生态立镇、城镇带动”战略,努力把汤丹建设成为东川新兴工业重镇和铜都历史文化名镇。

汤丹镇是东川城镇上山、建设“天空之城”的榜样之一。从2009年以来,汤丹镇共获得各级政府2.16亿廉租房建设配套资金,这笔钱成了推动整个城镇上台阶的最大一笔资金,汤丹借助这笔钱,建盖2684套廉租房的同时,推进城镇规划和建设,现已建了1000套廉租房。汤丹镇现在最好的房子是廉租房,最好的小区是廉租房小区。

“城镇上山”基础设施做保障

汤丹镇面积297.71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34101人,城镇人口8705人。境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960米,具有明显的立体地形和立体气候,形成了集河谷、二半山区、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分布带。

2006年之前汤丹临违建筑、棚户区无序乱建较为普遍,以街为市现象非常突出,长期以来城镇一直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为了节约建设成本,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汤丹镇以铜山生态公园为“中心”,以大坪地、菜园“两组团”为两翼等规划,完成了《汤丹镇总体规划》。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该镇先后累计筹资1358.3万元实施了15万平方米城镇园林绿化、70盏路灯的安装、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铜文化广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争取上级资金6892.66万元,实施汤丹中学及汤丹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2012年汤丹将重点推进古铜文化步行街和小龙潭铜山生态公园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3009万元。

17日,来到汤丹镇所在地,由于海拔较高天气凉爽了许多,从整个城镇的布局来看,依山而建的城镇颇有“山城”重庆的感觉。而在铜文化广场上,一些市民也将此处当作休息的地方。对于汤丹的城镇特点,镇党委书记段庆颖说,依山傍市是最大的特色,下一步汤丹将进一步挖掘铜文化的特色,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把汤丹建设成为东川新兴工业重镇和铜都历史文化名镇。

“商贸先行”吸引农民城镇安家

2011年汤丹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亿元,工业总产值6.1亿元,商贸零售业350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8:78:4,农民人均纯收入3716元。从段庆颖口中得知,当地农民的收入当中有84%都来源于务工经济,而在这当中从事商贸业的人占到很大的比重。

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汤丹镇在2008年开始建设汤丹镇商贸城,127个摊位,10幢商住一体房不仅提高小城镇建设品位档次,还彻底改变了以街为市现象。17日,来到商贸城的所在地,虽然还没有到“赶街天”,但时至中午市场十分热闹。“这里以前就是一些民房,十分破旧,而且由于水泥路没有铺设,这条大坡经常有人会滑到。”段庆颖指着进入市场的通道说。在这当中老李就是从周边村子来到市场开小吃店的,他之前在家种地的时候一年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如今一年的纯收入接近4000元。

廉租房让失业居民幸福生活

汤丹属于老矿区,矿务局破产后造成了一大批无房户和租房户,许多居民还居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危房和棚户区内,居民生活区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更好地改善汤丹居民住房条件,2009年6月东川区廉租房四期(汤丹片区)正式开工,于2009年12月全部竣工,工程总投资2244万元,共计400套,现在400套廉租房已全部分配入住。2011年汤丹廉租房计划建设1768套,共需拆迁用于建设廉租房的土地面积大约206亩,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地形图的测量、环评和初步设计等工作。

今年52岁的施顺堂就是从老矿区下来的那批住户,他们一家三口之前住在20多平方米的毛毡房内,2010年6月由于达到申请廉租房的条件,他们一家搬进新居。“总共52平米,家里宽敞多了,最重要的是喝水方便,卫生条件也好。”施顺堂说,他们家现在每年需要交780元,在承受范围内,现在的生活好了许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