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嵩明县委、县政府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抢抓机遇,奋勇拼搏,充分发挥各类优势,围绕“生态、富民、强县”的目标,以“一城两片三园区”为载体,深入推进工业突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科学规划空港新城,努力把嵩明建设成“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新城。
工业突破 全力打造国际化产业新城
嵩明县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以“临空经济”为引领,大手笔规划发展“1+4”产业,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并致力于打造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园区。
科学编制规划,明晰产业定位。作为嵩明工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杨林工业园以昆明市“退二进三”和“央企入滇”为契机,科学编制工业和园区发展规划,制定产业遴选细则,引进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和好项目,许多大项目都相继落户杨林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引领后劲。围绕“三年倍增、六年跨越”的宏伟目标,杨林工业园把产业集群作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展战略,坚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群。目前,云南建工年生产20万吨钢结构项目、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等大项目的实施,对现代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同时,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着力培育云南建工、燕京啤酒、康师傅、长安汽车等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专业化协作网络为基础的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
工业突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擎天柱”。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05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源于近年来嵩明工业的转型升级,得益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在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为突破和以园区为载体。
园区建设 瞄准千亿级新型工业园区
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发展稳步推进。作为中国昆明空港新城,嵩明县做到了科学规划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均有园区为载体,并对每个园区进行了科学产业布局规划。杨林工业园区自1992年建立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工业园区进行了多轮规划修编,并在总体大纲的指导下,编制了区域性控详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优化整合老园区、提速建设新园区,做到了科学规划引领,有序稳步推进。
园区按照“1+4”的产业布局,着力加快“百亿产业”战略进程,即打造产值过200亿元的汽车产业,产值过10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过100亿元的钢结构产业和产值过100亿元的食品饮料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向争创千亿元园区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将杨林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桥头堡建设的先行者、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新高地和泛亚国际商贸活动的新中心。
如今,以“临空经济为主线、多元产业为特色”的杨林工业园正依托资源特色优势,成为云南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最具活力、最具潜质的园区之一。园区对县域经济大跨越的“引擎发动”功能日益凸显,正助推着嵩明由传统的基础性资源发展增长方式向以发展资源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71户,建成投产企业7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户,亿元以上企业28户。截至6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0500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900万元,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10.5亿元,实现了“十二五”良好的开局,发展势头强劲,向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迈出了坚实步伐。
招商引资 大项目成就大发展
嵩明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项目关注点由“量”变“质”。围绕“一城两片三园区”,嵩明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一切资源,采取可行措施,瞄准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支撑作用大的好项目、大项目,促进招商引资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粗放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今年上半年,嵩明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外资727.9万美元,市外到位资金19.3亿元。全县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已开工3个;市内到位资金17.7亿元,形成大招商引入大项目、大建设助推大发展的喜人局面。
如今的嵩明,大道通途,商气集聚,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龙头型、旗舰型企业在此生根开花,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加快,嵩明看到的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的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临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嵩明对外开放的优势、特色和地位更加凸显,发展商机无限,中国昆明空港新城(嵩明)必将谱写更加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