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向来就是高新技术的聚集地,是研发成果产业化的主阵地。
昆明高新区,一直将在“创新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作为重点工作,“十二五”初期,昆明高新区结合中央政策和地方实际,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总体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昆明高新区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主引擎,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环境为基础、以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之路。
2013年安排7000万元
鼓励企业创新
近年来,为打造科技高地,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昆明高新区还陆续出台了许多扶持企业创新的配套政策。
2013年,高新区对照创新型特色园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具体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5)》,并根据方案提出了《2013年昆明高新区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计划》。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配套实施了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技术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科技合作等6个管理办法,设立了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专项基金,通过每年扶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一批技术平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已有6个企业重大科技项目、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获得了高新区近40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同时,2013年9月高新区还正式启动了人才特区建设“三年提升攻坚行动计划”,每年将投3000万元,3年共投入9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特区”建设,鼓励园区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6家企业
获1300万元支持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新区的资金扶持是对企业的认可,对项目的整体发展有促进作用。”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再富深有感触,此次该公司的“贵金属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项目”就获得了高新区对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的500万元扶持,是扶持金最高等级,旗下昆明贵研铂业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也获得了200万元的企业重大科技项目资金扶持。
滇虹药业副总裁赵建国也认为,能获得高新区的支持是一种认可和鼓励,这说明企业的项目符合国家政策,不论从政策还是资金上都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对企业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同样,滇虹药业的“生物制药产业化基地和新型缓控口服制剂研发平台项目”也得到了200万元的企业重大科技项目资金扶持。
除扶持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外,昆明高新区科技创新扶持金,还扶持了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102项国内发明专利、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10个院士工作站每个站获60万元扶持金。
企业展示>>>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金属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项目
扶持金500万元
贵研始建于1938年,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从事贵金属多学科领域综合性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是世界三大知名贵金属研究所之一。
作为国内贵金属功能材料生产开发的领先企业,贵研铂业集中了我国贵金属冶金、材料、化学、化工、加工、分析检测和经营管理等多学科各类专才,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稳定的科研生产队伍,雄厚的人才实力为贵研在行业中独占鳌头奠定了深厚基础。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再富介绍,刚刚成功登月的“嫦娥三号”,部分使用了贵研铂业研发的新材料,而贵研铂业催化剂有限公司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方面,已占有国内10%的份额,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几乎都使用贵研铂业的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贵研铂业正在向合资品牌汽车推荐自己的尾气净化催化剂,并有信心在2015年,将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做到市场20%的份额。“国Ⅵ、国Ⅴ机动车催化剂产业升级建设项目”也于近日获得了高新区200万元的扶持金。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技术中心研发基地
扶持金100万
昆药集团前身为昆明制药厂,是一家成立于1951年老牌制药企业,拥有深厚的专业制药经验,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20强以及云南省重点支持的10户大型制药企业之一。
该公司非常重视研发投入,董事会亦将其作为对管理班子的考核指标之一。近年来,昆药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聘请国内外多名知名专家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引进国际知名专家海归高端人才张建文博士担任生物学首席科学家。近年来累计申请专利近300项。公司的“昆明”牌图形商标及“络泰”商标获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云南省唯一拥有2项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对于这样的一家上市企业来说,高新区的资金扶持仍然令人激动。“对企业来说,这是来自政府的激励。而且公司有许多研发项目,资金也会有短缺的时候,这些扶持金有时候甚至是雪中送炭的作用。”昆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系列重大传染病预防用疫苗
扶持金200万元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用来形容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再适合不过。谁能想到当初只有5位员工的沃森,如今拥有员工已超过1200人。这个从做研发起家的公司,作为云南高科技企业的典范和中国疫苗产业的后起之秀,于2010年11月12日登陆创业板,成为云南省首家在中国创业板挂牌上市的企业。
持续不断的研发成为了沃森生物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与销售的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2009年,公司从一家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中型企业时,总收入的95%属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而此前技术收入也是公司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利润也从不到百万增加到了过亿元。
沃森生物研发中心主任钱雯仍然没有忘记当初高新区管委会给予企业的帮助,“我们2003年入园时,只是一家初创的科技企业,可高新区一直在政策上给予我们扶持、奖励,扶持资金在早期可说是作用重大的,是政府对我们的信心和认可,对企业来说,是小钱搏大钱的砝码,对企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后来我们因为发展壮大场地变更,高新区也帮我们协调场地。也正是因为高新区对我们的帮助才让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制药产业化基地和新型缓控口服制剂
研发平台项目
扶持金200万元
1993年,滇虹药业是几位退休专家和教授建立起来的制药小厂,可如今已然蜕变为拥有研发、生产、营销、管理专业人员3000余名的云南省知名药企,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乃至东南亚国家及非洲地区。该公司主品牌“康王”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上榜“亚洲最具价值500强品牌”。
随着滇虹药业经济规模的迅速增长,目前的生产规模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销售需求。所以,滇虹药业又在高新区新城基地建立“滇虹药业中药、生物制药产业化基地和新型缓控口服制剂研发平台”。项目整体占地167.3亩,建成后可年产制剂3000吨滇虹药业技术核心将得以展现。
提起企业的发展,滇虹药业副总裁赵建国坦言,是高新区的支持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从土地和各项政策上,高新区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项目获得了很多资金扶持。这次我们搬迁,又从环保、消防、土地包括建设等各方面帮我们协调、解决问题。”
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技术中心二期
扶持金100万
亚太环保成立于1995年,该公司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利用新技术解决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难题,取得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云南环保产业界的骨干企业。项目涉及冶金、电力、化工、轻工、烟草、生态、市政等多个领域。
在2001年入驻昆明高新区时,亚太环保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而如今它是一家年产值上亿元的大型民营环保企业。亚太环保董事长、总经理曾子平曾告诉记者,初创时期,公司也因为资金困难举步维艰,高新区领导在了解公司困难后,帮助公司申请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从省科技厅得到了90万元的资金扶持。之后,高新区管委会对走上创新之路的企业也不忘保驾护航,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等不同阶段均给予了“接力式”服务,才能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如今,亚太环保的技术可应用于不同行业,脱硫产品种类多,在国内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