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存在着这么一批建筑,连片的破旧简易房,阴暗潮湿狭窄的居家环境,不配套的基础设施……这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留下的年代印记——棚户区。
出棚上楼,住进新房,过上新生活成了棚户区群众的最大心愿。推进棚户区改造,让广大低收入居民早日住上新楼,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也是百姓实现“安居梦”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
2011年,我市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至目前,全市共启动棚户区改造25636户,改造完成10158户。
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我市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贷款融资相关工作。从做好规划入手,根据城市规划科学确定棚改范围、区域,对连片规模较大、住房设施老旧、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片区,优先安排改造,按照“先集中、后分散,先城市、后乡镇”的原则有序实施。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护古建筑、历史文化的同时,对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及自然生态特色进行保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古树名木,延续和传承地域文化,并结合各县区县城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避免“水泥森林”等千城一面的现象,营造宜人宜居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澄江县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旅游小镇建设,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峨山、元江等地结合地域及文化特点等,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
根据具体情况,棚户区改造设计多种户型,满足不同群众需求,除了具备基本居住功能外,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强化居住功能,在小区附近建设公园、绿地,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使小区逐步成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居住生活区。
此外,促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防震安居房、生态移民房建设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在加强城市综合体招商工作中,搭建城市综合体招商引资平台,引导经济实力强、运作水平高、开发经验足、文化研究深的开发主体进入玉溪市城市综合体开发市场,配套完善各项功能,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推进城乡建设。
棚户区改造圆群众安居梦
玉交集团是红塔区实施棚户区改造的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土方开挖已完成,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检测方案通过专家论证。项目正抓紧施工建设,预计2017年10月开始交房。
玉交集团位于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属典型的国有企业棚户区,区域内绝大多数建筑物属于危旧住宅区、民房或破旧厂房,住房结构简易、房屋质量较差、建筑安全隐患多、房屋建设年限久、规划不合理、消防安全隐患大、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在项目区域的住户意愿调查统计显示,改造同意率达98%。
玉交集团生活区内共有20幢住宅楼,80%都建盖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建筑中有预制板搭建的楼房,也有狭窄、老旧的“小二楼”。使用年代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治安和消防隐患大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集团职工朱红一家三口挤在43平方米的房间里已经18年了。即使她把狭小的家收拾得清清爽爽,但也改变不了这房子“难住”的事实。“你看,我们这个房子是用预制板搭建成的,墙体都开裂了,砖也风化了。窗子小,不通风,夏天就像住在蒸笼里。”朱红说,由于女儿长大了,夫妻俩只得在客厅里用布帘隔出一间卧室,仅有的一间卧室则让给女儿住。“住新房是我们全家多年的愿望!”朱红说。
据了解,玉交集团片区进行棚户区改造后,将建成一个有着步行景观区、商业服务带、生态山水宜居片区和多功能商居片区的居住组团,将取代现在的危旧住房,从根本上改善集团职工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大大提升集团职工的生活质量。
这只是全市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悉,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合理,城市生态环境更优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