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讯(记者 徐武) “工商”二字,一头连着群众,一头串起企业。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曲靖市工商局将“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的服务口号化作“红盾护农”、“开展打击假冒侵权专项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具体措施,切实回应群众、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的所期所盼。
春节过后,又进入了一年的春耕季节,为确保春耕春播顺利展开,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市工商局及早部署“红盾护农”行动。
3月上旬,工商部门收到一化肥生产厂家的举报说,曲靖一化肥销售商正在销售假冒商标的复合化肥。接到举报后,工商部门马上对此事进行核实调查。最终在麒麟区花柯社区三组的仓库里查获涉嫌假冒他人商标的“施可利”复合肥567袋,共计28350公斤。工商执法人员对这些复合化肥进行了现场抽样,并封存送检,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
3月中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市工商局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2014年曲靖消费者投诉呈显的十大热点,提醒广大消费者关注并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这些投诉热点正是从过去一年接到的数万个电话中整理分析而来。
据了解,曲靖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平均每天要接听近170个消费者打来的热线电话,一一进行登记,并现场答复或进行交办。2014年一年,12315中心共接听电话40822个,登记案件2075件,其中:投诉1906件(商品投诉1182件、服务投诉724件)、举报173件、咨询38734件,共挽回经济损失251.819万元;受理处理省局12315指挥中心转办的12315网络信息36件;受理处理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申(投)诉5件;抽查回访消费者320位,满意度为100%;全市共收到7面锦旗、2封感谢信。
“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但我们也要从消费者的投诉中获得更多信息,帮助我们提升工作,避免更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发生。”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主任林江霞介绍,“指挥中心每个月都会对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做数据分析,比如二月份手机投诉者较多、还有建材类的,就根据数据分析提出一个具体方案,向全市发出通报,为各地开展专项整治提供依据。”
今年“3·15”期间,市工商局、市消费者协会还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重点,以营造安全、健康放心的消费环境为主线,及早部署开展以“携手共治,畅享消费”为主题的“3·15”系列宣传执法活动。活动前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并对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有关服务领域和农村市场开展执法检查;依托12315消费维权系统,100%受理、100%处理消费者投诉和消费领域出现的突发重大消费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督促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市工商局还开展企业约谈,加强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宣传覆盖作用,使宣传进景区、进车站、进市场,进社区、进商场、进农村、进学校,扩大影响力,接受社会监督;并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开展活动,形成合力,切实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基层工商部门一线的同志仍然有门难进、脸难看、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曲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有林表示,工商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直接代表政府服务基层、服务市场主体、服务老百姓的标准,工商部门作风转变事关政府形象的树立。市工商局从抓作风、抓服务、抓学习、抓制度、抓政策贯彻落实为切入点,查找身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首先在作风转变上,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干部通过学习整改,已经牢固树立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把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下一步将紧紧抓住专题教育,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以“五型工商”为抓手,解决工商队伍服务的问题、学习的问题、工作效率的问题,在市场监管、服务发展、消费维权等职能工作中创造新的业绩,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