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虹口区被确立为国家社科“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的上海市唯一的课题实践示范区。近日,虹口区成功召开了国家社科“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课题调研会,调研会分上午、下午两场,分别在华师大一附中、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
国家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率领的课题调研组唐汉卫教授、鞠玉翠教授、刘伟胜教授等8位专家莅临虹口进行调研,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黄丽芳、虹口区教育局局长李国庆在调研会议前专程与袁振国教授及课题调研组人员做了交流沟通,希望虹口的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能够得到专家们的进一步指导。
调研会上,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虹口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汤国红,虹口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石云艳,副主任郑臻宇以及虹口区教育局中小学德育专干、部分德研员、5所虹口区“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学校德育分管校长、部分高中和小学校长及德育教导等出席了本次调研会。
李琰首先致欢迎词。袁振国教授对课题和调研工作了相关说明,他指出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是当前教育中重要研究内容,国家社科“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课题组将落实机制分解为价值引领机制、动力机制、能力机制等五大机制,实践经验在基层,鉴于虹口区德育工作的扎实基础和有效实践,所以在上海选择了虹口作为实践示范区,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及后续研究工作。
李琰在《党建引领,“一体两翼三联动”的区域立德树人新模式》主汇报中,综合阐述了虹口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上的积极探索、实践特色和成果经验。虹口充分发挥文化三地即“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红色基因优势,从三个维度即虹口鲜红文脉的历史维度,教育立德树人的时代维度,以及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教改维度等统筹思考谋划,全力打造“一体两翼三联动”德育一体化推进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汤国红作为虹口区教育学院教育集团总校长,作了《探索课程育人机制的学校作为》汇报,指出虹口区教育学院与虹教附中组成虹教院教育集团以来,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建立课程育人机制,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课程的各个环节,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设计与立德树人宗旨之间的功能联系。
华师大一附中党总支书记王新作了《适应新时代探索新机制》汇报,介绍了学校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行为导向,建立党管德育的德育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学校大德育的具体措施和实践经验。
在交流互动环节,北郊高级中学、鲁迅中学、继光高级中学就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等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华师大一附中校园。
下午调研组来到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在学校走廊博物馆社团两位社员的带领下,大家分别参观了二中心小学的走廊百家姓博物馆、篆刻博物馆、茶艺博物馆、卡魅博物馆等,社团成员生动的讲解,即兴的精彩表演,深深体现着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赢得了专家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参观结束后,二中心小学校长郑琰进行了《优秀文化基因成就孩子美好未来》汇报,介绍了学校以校训“明德立人,固本拓能”、以篆刻文化为基础设计的“固本”课程及实践成果。
交流互动环节中,课题组专家就德育评价、德育内容、行动研究、家校合作等问题与在会的小初高学校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虹教附中、虹教实验、四川北路一小、广灵路小学等学校纷纷就递交的学校典型案例和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结束后李琰副局长对调研组所提出的区域立德树人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回应。
袁振国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活动看到了虹口立德树人工作的特色和经验,虹口以大德育的观念来统领工作,机制健全有效,实践展开充分,成果成效精彩,调研收获很大。课题组将继续保持与虹口的密切互动,期待下一次的调研。
虹口区作为国家社科“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的实践示范区,本次调研是一个成功的开始,相信通过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实践,将促进虹口教育不断开创新局面、再创新辉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