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房管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导向,探索创新“支部+”党建工作模式,坚持党建带群建促社建,有效整合政府行政资源、企业社会资源、群众自治资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力量。
理念优化,以党建为引领,变“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
虹口修缮结合“支部+”党建工作的要求,也提出:“党支部+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依托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内各方充分对接,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统筹使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合力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居民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及矛盾点,及时反馈、及时跟进、及时解决、及时落实。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共同促进队伍建设,从以往的“单打独斗”转为“合力攻坚”。通过临时党支部引领各参建单位在“美丽家园”建设中“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组织强化,明确三同步方针,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覆盖
虹口修缮“支部+”党建工作的要求也得到广大在建单位的响应和支持。广粤支路57弄雨污分流项目施工单位提出: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支部,党支部是项目的桥头堡,党员就是工地上的排头兵。为此,广粤支路57弄雨污分流项目施工单位提出“三同步”——成立工程项目部的同时,同步建立党的组织;企业领导担任项目管理人的同时,同步由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指导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推进项目实施的同时,同步推进党建思想工作。
能力提升,以党建为引领,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凝心聚力
作为企业,主要任务是拓市场抓生产增效益,花那么多时间与精力抓党建工作,会不会本末倒置?项目实施以来的事实证明:支部建在项目上,能有效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在点滴和细微之中对每位员工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激励,模范和榜样所带来的无穷力量对公司的生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党建工作搞好了,有利于凝聚力量,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广粤支路57弄雨污分流项目施工单位明确提出,要把项目党支部建成“四有”党支部: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为标准,积极创建“四有”党支部,把党旗插在工地上,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服务项目员工、凝聚人心、促进生产的作用,实现支部活动与工程建设节奏合拍,同频共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从表面上看,广粤支路57弄1-16号雨污分流工程项目促进群众居住安全及小区硬件条件有力提升。从深层次上分析,组织、队伍、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落实。广粤支路57弄1-16号雨污分流工程通过“支部+旧住房修缮”模式的探索,形成了三点经验:一是建强组织,在项目中,积极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阵地上、党员冲在一线上”的项目党建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统筹、指挥和协调作用。二是建强队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企业党支部书记身先士卒,重发挥党员和共青团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冲锋在第一线,让每一名党员有担当、有作为。三是建强制度,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前,组织召开全体人员安全生产会议,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各项安全注意事项交底等等。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党建为主线,项目施工方案、工作任务、安全生产制度得到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和切实落实。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实施高标准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工作目标。虹口区房管局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积极作为,通过各类旧住房修缮工作,提升老旧住宅小区硬件设施,整治安全隐患,切实改善虹口市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推动,虹口老城区焕发青春。同时,以广粤支路57弄1-16号雨污分流工程、新北小区美丽家园建设为例的“支部+旧住房修缮”新模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支部+旧住房修缮”模式的有益探索,打破了传统模式,成为项目管理的有力抓手,把党支部与项目施工相结合,将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与项目实施有机融合,确保旧住房修缮的成果惠及全体群众。“支部+旧住房修缮”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各类资源,以党支部的先进性带动旧住房修缮项目的推进,逐步走出一条党组织服务居民的新路子,既体现了党对各项工作的龙头引领作用,也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一项重要抓手,对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