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细节,正如李强书记所说,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如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一年有余,作为持法律之剑的部门,虹口城管始终坚持较真碰硬,一把尺子量到底,以严格执法辅以教育引导,全力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和执法监管,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在虹口全区有序推进。
严管严控,减少执法阻力
嘉兴中队针对辖区内上滨、月亮湾、音乐谷等餐饮单位集中区域以及饮食店铺密集路段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其中大型酒店宾馆及用餐人数多的商业店铺进行梳理总结,列出重点商家,督促餐饮单位应加强餐厨垃圾日常管理,做到分类收集、干湿分离,单独定点存放、日产日清,并由餐厨垃圾处置部门进行统一运输及无害化处理。在严格把控消纳餐厨垃圾的各个环节,减少执法管理的阻力和矛盾的同时,从源头杜绝餐厨垃圾“干湿混投”、随意倾倒排泄等违规行为。
健全机制,落实长效管控
广中中队严格落实各项垃圾分类检查和执法流程,加强督促,严格执法。中队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要求各类商家特别是重点区域、主要场所的商户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相关措施,一经发现有不符合条例要求的情况,立即当场给予相应处罚,同时不定期上门随时抽查,促使商家和单位时刻牢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督促商家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的各项要求。此外,针对广中辖区内园区普遍、老旧小区众多可能造成执法检查有遗漏等情况,中队针对未检查完的单位或小区,在前期安排两名专管队员的基础上,灵活机动安排其他队员共同参与,确保力量到位,巡查监管无死角。
“两不两直”,让垃圾分类牢记于心
为切实杜绝夏季因气温升高引发异味,进而造成居民对垃圾分类有所懈怠,川北中队针对武进路路段部分商户采取“两不两直”的形式(不通知检查单位,不通知检查内容,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直接开具法律文书),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飞行检查”。在执法现场,城管队员逐一实地查看了部分沿街商铺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配备、垃圾分类投放等情况,在指出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督促商铺进行整改的同时,提醒其务必重视该项工作,养成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在检查武进路某家小吃店时,执法人员发现店铺内仅有两个无标识的圆形塑料桶装有干垃圾、湿垃圾,未发现有可回收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队员们当即开具了相关的法律文书,责令当事人整改。随后在与商户沟通时,执法队员了解到,这家商户是近期刚来上海做生意,对上海的生活垃圾四分类政策还较为陌生。城管队员们瞬间变身为“普法小教员”,耐心地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法律知识向这位商户进行了普法宣传,现场讲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关内容,督促商户遵纪守法,共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联勤联动,提升执法成效
为全力推动垃圾分类综合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对未分类等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滨江中队与街道市容管理部门、垃圾收运单位等建立了联勤联动勤务机制。在日常作业过程中,收运单位一旦发现存在垃圾未分类的违规问题,便将情况及时汇报给市容管理部门,对责任人开具《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人违规行为记分告知书》,同时第一时间启动联勤联动机制,通报相关管理和城管执法部门。中队接到相关通报后将快速出动至现场调查取证,并立即启动法律程序对垃圾未分类的行为进行约谈、并立案查处,从而达到快速处置、即时整改的目的。从目前情况看来,这套由城管执法、环卫收运及市容管理部门共同建立的垃圾分类长效管理联勤联动机制,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常态化和有序管理。
垃圾分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同时也是关乎居民每天生活的琐事,有效的监管、科学的分类处理对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改善市容环境、化解居民健康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阶段,虹口城管将继续加大对辖区内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力度,在做实、做细各项垃圾分类执法督查工作的同时,将有计划的动员更多社区志愿者和环保人士,扩大垃圾分类督导队伍,加强宣传和引导力量,力促在全社会积极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为市民营造一个绿色、和谐、文明、宜居的“虹口”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