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阳路街道推出“周周转”工作模式破解系列小区顽疾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8/4/26

(记者 顾俪 通讯员 杨立)

“这里是双东小区吗?我没走错吧?”4月中旬,出差一个月刚回家的李先生在看到小区大门口焕然一新的路闸、比往日宽阔得多的机动车道时,险些以为自己走错了回家的路。

曲阳路街道东四居民区内的双东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停车位不足、设施损坏等老旧小区的通病它全都有,但这一系列顽疾,在曲阳路街道启动“周周转”工作后的一个月内,竟然全部都解决了。“周周转”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强的社区治理能力?

党建引领形成合力 压实责任激发动力

曲阳路街道作为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式社区,不少小区原有的软、硬件已难满足居民需求。在对这些小区开展治理时,各部门想做成一件事,却有时锣齐鼓不齐、有时马快鞍不备,很难形成合力。不少看似容易的问题总也解决不好,成了小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

谁能先走一步?曲阳路街道党工委进一步深化“全岗通”工作,提出了“周周转”工作模式,用“三步走”的方法推进小区治理工作。

第一步“理清单”。即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围绕大调研工作中居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结合居民投诉、物业和业委会上报问题、12345投诉以及职能办公室工作反馈等四方面数据,梳理问题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锁定居民区“周周转”工作重点任务。

第二步“压责任”。街道根据居民区党组织排摸出的问题,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路,明确各职能办公室、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的责任,动员第三方力量、社会组织一起“解剖麻雀”,形成切实高效可操作的长效工作流程。

第三步“抓协同”。由街道职能部门牵头,建立联合接待点和联动调处机制,统筹各责任主体联合行动,逐一化解难题;强化居民区党组织的属地领导作用,动员业委会主动配合,组织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

多方尽责齐发力 老旧小区焕新颜

目前,“周周转”工作已经在条件成熟的东四、东五等居民区滚动铺开。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一起调研,小区难题有人管,问题解决有力度。在三方高效推动的工作模式下,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在双东小区内看到,有不少老年居民坐在新粉刷的长椅上晒太阳,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却十分少见。不仅如此,小区还多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信报箱旁的废纸篓内多了3个通气孔,双东小区业委会主任栾民强介绍,别小看这3个小孔,一到下雨天,它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废纸篓积水。还有专门为解决底楼居民“晾衣难”问题而安装的晾衣架。起初,晾衣架是单层的,但考虑到居民们的身高各异,就换成了可调节的双层晾衣架。

另一边,物业公司也看到了拿出诚意后的“良性循环”,并准备让诚意再“加码”。据双东小区物业经理黄姝介绍,公司现为小区增设多名专业保洁员,并配备专业绿化人员,帮助小区设置了“毛垃圾”(沙发、家具等)和建筑垃圾堆放点,由物业公司派专人管理清运。同时,工作人员定点在小区接待居民报修、物业收费,与居委会、业委会协同处理投诉和纠纷。

构建小区长效机制 激发居民参与意识

解决问题只是做好了“周周转”工作的上半篇文章,构建小区治理长效机制才是目的、是根本。

借助“周周转”,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引导居民区党组织成员经选举进入业委会,强化与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党建联建,夯实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各司其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居民主体”的工作原则,明确“三个一点”的资金筹措方案(即政府、业主、物业公司各承担一部分建设资金),充分盘活业主和物业沉淀资源和资金,激发居民参与意识。

玉四小区是曲阳街道“周周转”管理机制试点的第一个居民区,近两个月以来,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已在玉四居民区初现雏形。其中,地下车库改造由居委会搭建平台、物业公司具体操作,业委会主动配合出资12万多元,为车库安装了智能防盗门和充电桩;健身小广场改造涉及两家业委会,大家协商后各拿出4万元资金。两处“硬件”升级广受好评,一些擅长绘画的居民还专门为地下停车库绘制了书画,增添了美观度。

曲阳路街道社区自治办相关负责人说,街道已将“周周转”工作和小区治理能力提升作为对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考核的重点加分项,作为街道“标准化示范业委会”的重要依据,作为物业公司达标奖励考核的重要参照。

通过“周周转”工作,困扰住宅小区的很多顽疾得到解决,居民区党组织动员、协调能力明显增强,居委会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业委会工作热情得到激发,物业公司运行压力得到缓解,工作态度和管理效能都出现积极转变。

今后,曲阳路街道还将按照“周期推进、滚动迭代”的工作思路,不断扩大“周周转”覆盖面,拓展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畅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